二、说说“非常补偿”的问题。非常补偿是我自己臆造的新词。大意是对那些在非常时期,非常的岗位上的人所
的牺牲的一
“经济
德”上的补偿。比如上战场的军人、扑火场的消防队员、见义勇为的警察以及各
危险工作环境中作业的工作人员,包括这些非典时期的医务人员。岗位是一
职责,
守职责是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
德和法律责任,在面临更
的生死抉择中,人有品格
下之分,有人
尚有人渺小,荣誉可以
生
德,但责任却必须由法律约束。对于各行各业工伤事件,国家已经有明白的法律规定补偿标准(0-20万不等),如果想对某一行业某一特殊时期的公民
更大的补偿是很必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应该约束在经济和荣誉范围以内,而不可以任意使用政策倾斜。因为政策倾斜意味着破坏公平,破坏公平类似于随意更改游戏规则,其结果是破坏公正,丧失公意。
天使的荣耀,打折成为商品上的优惠施舍,法下
。
当然,公平仅仅作为一追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一些为人们说普遍接受的公平规则,依旧不适宜随意更变。
而北大、人大、武大这些个号称置于中国思想界前沿的学府,如此作秀,实在让人搞不明白,它们想提倡什么?在提倡什么?是帮忙抗非典么?NO!说到底,是帮倒忙!开倒车!
抛开上述理的阐述,再分析如下的数据:抗非典的医务人员中有多少人
女今年考大学?考大学的
女中又有多少个
女能达到那分数线?又有多少人依靠自己的能力就永远超过了他们的分数线?如此排除法分析之后,又有几个人能上他们的学府和需要他们的施舍呢?那么何必他们如此造作地大张声势呢?其结果让那些有真本领的人或许还受了歧视呢?如此作秀的炒作,是弱智还是恶意的愚
不得而知。如果慷慨,何不给每个为抗典牺牲的战士发放个20万或者50万的抚恤金?我们相信,祖国人民99%是
迎的,何必耍这些个无本万利、沽名钓誉
戏。
三、对“荫庇孙”的批判。“福泽万世,荫庇
孙”这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思想,这
思想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在现代社会,已经难为所用。原因是它的存在也显失公平。“将相岂有
乎?”古代的世袭习惯和解放初期的“补员”政策,都是这样思想的延续。但你又不可以完全地摧毁这个思想
系,因为它仍存在现实意义,缘自其
心也是一
“
”而我们所必须
的仅仅是不使这样的
,损害同样的
,而使得公平的游戏规则遭受破坏。比如上面所提到的优惠20分,是否意味着原本可以上的人,因此就上不了了呢?而“荫庇
孙”另方面意味岂非是“祸及
孙”?古代的“同坐”、文革时代的株连,促使我问:“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