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舟,红尘是海,jing1神是舵手
牐牻来媒ti报dao了几ti高学历人群自杀事件:首先是9月14号一个叫茅广军的36岁的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正是在学术上很有前途之际,突然tiao楼自杀。据说是因为这几年婚姻问题和shenti问题受了一些打击,这次在单位的年度考he又失利。
牐犜诖饲耙桓鲈拢26岁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孟懿从7楼纵shentiao下。他在遗书中写dao:“自杀原因:厌世,想偷懒,jing1神抑郁”他曾经是父母眼中标准的好孩子,上重点学校,拿奥赛奖项,评“三好学生”、市级、省级优秀学生干bu,被老师树为其他孩子的榜样…
牐牻鼍菝教骞开报dao,自去年4月以来,国内就发生了多起博士自杀事件。2004年4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一名33岁的哲学博士,割脉tiao楼shen亡;9月,一名北大女博士tiao楼shen亡。2005年2月2日凌晨,厦门大学一在职博士生上吊自杀;4月,北京大学一姓冯的数学系博士生坠楼死亡;5月,该校心理系一位男博士生tiao楼自杀;6月21日,上海jiao通大学一博士生从徐家汇校区某大厦11层实验室坠楼shen亡;7月,北大一位本科男生tiao楼自杀…
牐犖夜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shen亡,相当于每年死掉一个小县城的人口,而想自杀却没有成功的,竟达200万人之多,相当于一个中等的地级市。自杀是我国的年轻人群(15岁~34岁)占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牐牬ツ烤心的数据,而且还只是近半年来在高学历人群中的不完全的统计。
牐犖也恢dao那些某天某日悄悄走上高楼盘算结束生命的灵魂,在脚跟即将脱离尘世羁绊的那一刻,是什么样的心境!他们为什么如此轻视宝贵的生命?难dao一死就真能万事皆了了吗?
生命是个沉重的话题,有人求生,有人求死。但生命诚可贵,应该说求生是zhong本能。在特别的时代,有人为了国家民族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更多的人能够好好活着而不得不舍却人寰,那是悲壮是伟大,也是惨烈、残忍,是shen不由己。陈化成年界七旬为守卫吴淞口而血染战袍,谭嗣同甘愿为中国民主制度奠基而舍命赴黄泉,李大钊铁肩担dao义成就舍生取义之dao,他们,是为国为民,在万恶的现实面前不得已将血rou之躯付之刀剑利qi之下;丁汝昌违命李鸿章主动出海迎敌最终不忍江山沦落而自杀,狼牙山五壮士跟日寇血拼到底纵shen悬崖,八女投江是为气节为尊严…他们对生之留恋也不弱于常人,但为了民族为了正义,而不得不献出最为宝贵的生命。如果说他们是用dao义谱写了生命的华美乐章,让生命永恒,对得起七尺roushen,是历史和时代的骄子,他们的死于国家意义重大,那么,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幸福境况之下,我们基本用不着气吞山河为主义而献shen的壮烈,我们的活着转换成了另一zhong方式,哪怕显得平凡,显得微弱。凡夫俗子,珍爱生命,好好活着,也是一zhong力量,一zhong希望,也不失为一zhongdao义,一zhong责任。
牐犛械朗牵呵Ч偶枘盐ㄒ凰馈N什么艰难?古人有言:“死生亦大”,生与死一样,都是大事,是需要非常慎重对待的。人之活着,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社会为别人。为自己,就是要乐天知命,珍惜来自不易的生命。为社会,就是为齐家治国平天下服务,为别人,也就是为亲人为朋友嘘寒问nuan、遮风挡雨,这样才不枉到红尘走一遭。所以,活着,就是一zhong义务一zhong责任一zhong爱心。毕竟,苦难是令人心悸的,尤其是亲人的生离死别,对所有爱你的人都是沉痛的悲哀,你倒是解脱了,那活着的人却永远痛楚。试想,假如人们想到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留下那些曾经让你牵挂不已的白发苍苍的年迈父母、友善仁爱的亲友、天真年少的儿女子孙,想到他们为你的疾走而悲恸伤怀,想到你丢下他们在无情的人世里无依无靠,任凭风chui狼打,九泉之下的你,能安心吗?这样一来,生者与逝者,究竟是谁抛下了谁,谁又被真的遗弃呢?死是很容易的,自己解脱了,但留给亲人朋友无尽的悲哀,在另一个世界里,你又不感到歉疚吗?
牐牸热簧是折磨,死了也得不到解脱,那何苦又死呢?不如顽强活着,振作起来,等待新的转机,尽好自己的责任。这,也是对亲人的爱,对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