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贤全程陪同,写了一些关于这位高官早年在洛泉建立民主根据地的文章,深得高官的赏识,就把他调到北京当了秘书。给高官当秘书,在洛泉是一件被人艳羡的事情,有浓重的政治进取意味,但是只有柴进贤自己知道他是什么角色:他根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秘书,他每天都要遭受高官的训斥甚至辱骂,没完没了地要打扫高官夫人拉在床上、沙发上的屎尿…他曾经一个人躲到大街上痛哭。然而柴进贤毕竟是柴进贤,就在这种情况下,他硬是为高官代笔写了一本三十万字的回忆录。回忆录出版以后,年仅四十二岁的柴进贤荣归故里,到洛泉地区行署做了副专员。
柴进贤在崤阳中学读书时,牛鸿运是这个学校的团支书。柴进贤回到洛泉以后,牛鸿运曾经到洛泉去看他,柴进贤虽然表情极为严峻,像所有初登高位的人那样拿捏着派头,终归还是认了他这个老乡,亲切地说了很多话,还一起照了像。牛鸿运一直在想为柴进贤做些事情。
张柏林说:“有这样一张照片,就把什么事情都办了。”
牛鸿运扬扬手,意思是:“那还用说吗?”
但是张柏林心里觉得金超办不了这件事情。果然,下午三点多钟,金超的电话打过来了:“我昨天晚上就给邱小康打电话了,他的秘书说是参加国务院的一个重要会议去了,没联系上。今天我一直在打电话,刚才,就是刚才,我才找到他…你猜怎么着?真是不凑巧,他说晚上要到云南去…你看巧不巧?你们要是先给我说就好了…”
张柏林口里说着“对对对,我们应当先跟你说…”捂住话筒,简要地对牛鸿运把意思说了一下。牛鸿运的汗都下来了,接过话筒。
“金主任…”
“牛部长吗?你看这事有多不好…”“没关系没关系。”
“这样好不好?我们等一等,你看行吗?”
“邱小康去多长时间?”
“说是二十天。”
“那不行了,我呆不了那样长时间。”
“那就…”
“金主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吧?你,尽力了,我很感谢,是吧?我想,这次就这样,见了你,是吧?这是我们有缘份,来日方长呢,是吧?说不定还要麻烦你哩…”
张柏林看着亲爱的牛鸿运部长,忿忿想到:部长在县上是何等样人物?到北京咋就让金超这样爽快地耍了一回?北京人就是个这?
牛鸿运放下电话,擦擦汗水,说:“行了,这事就这样了。”
“日他个妈,这金超…”
牛鸿运阻止了张柏林:“不要。谁都有难处。”
张柏林不说话了。
“你说吧,柏林,明儿想去哪儿?!”
张柏林充满感情地看着牛鸿运。这是一个老实人,同时也是外拙内巧的聪明人,正因为这样,他才一直不图回报地伺候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