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去,那里现在是一片汪洋。她以痉挛般的动作扑到炕栏上,把那盏油灯捂灭了。
她又沉入到了黑暗之中——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她才能切切实实感觉到自己。她必须找到自己,这是她唯一能够交谈的人。
她有那样多的话要对她说。只有她能够听她的交谈。她只有对她才能够进行交谈。
“妈要是死了,你一个人咋办呢?”
这是石玉兰母子来到马家崾岘的第二年,绍平十五岁的时候。
当时有一种说法,洛北革命出现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共产党队伍中有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一场政治运动正在红军队伍中间展开,中央派来了党代表,进行整顿,有的红军干部被枪毙或者活埋了。整顿还扩大到了革命对象身上,一些没有被杀的地主被重新抓起来杀掉了,没有杀掉的也进行了第二次清算,连留给地主及其家人维持基本生活的粮食和窑洞也被没收,走投无路的地主只好选择武装抵抗或者上吊自杀。马家崾岘的马占鳌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
那段时间,马汉祥对玉兰和绍平也不像以往那样客气了,村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她,好像正在等待看到这个倒霉的女人即将遇到的灾祸。
石玉兰由不得想:万一有一天她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绍平咋样活人?当时,她并不知道洛北地区反右倾机会主义斗争扩大化问题正在被纠正,即使是马占鳌,再挺几天也过去了。谁能算得这样准呢?远在穷乡僻壤并且没有什么文化的乡民,哪一个人知道上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哪一个人真正能够认清自己在庞大的历史进程中究竟处在何种位置呢?所以,玉兰想到自己有可能像别人那样丢失性命,也不是多么奇怪的事情。
绍平惊愕地看着妈妈——玉兰脸上挂着地地道道的笑容,因为她并不是正式和儿子说这样的话,她只是想逗逗儿子。她没想到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绍平的嘴角抽动起来,继而就一头扎进她的怀里,嚎啕大哭起来。
“傻孩子,妈是在逗你玩呀!”她把儿子的脸捧起来,这么多的眼泪哟!她的鼻子一酸,也哭了。
一句玩笑弄得母子俩好几天心里难受。
这个不大的事件使母子两人都意识到他们是无法相离的——妈妈离不开儿子,儿子离不开妈妈。
尽管这样,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玉兰还是由不得想,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怎么办?怎样才能让绍平活下来?马占鳌的办法是不是办法?不…那不是办法…玉兰一百次一千次地让自己拿出办法,结果仍然是:没有办法。
她曾经动过逃走的念头,逃到宁夏去,逃到龙翔去,逃到上海去,她甚至从理论上罗织过很多次去天龙寨拿取金条的方法,所有的方法又都被她否决了——你怎么能够保证那些金条还在呢?即使还在,你怎么带在身上躲过路上数不清的盘查?你往哪里走?往宁夏吗?那里现在正在酝酿一场红军和当地军阀土匪的规模很大的战争;往龙翔吗?你怎么能够穿过二百多公里苏维埃解放区而不被人认出呢?既然你无法到达龙翔,你又怎么能够到上海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呢?
丈夫井云飞的叮咛从她的脑海里幽幽地传来:“…共产党很快就把这块地方连成片了,你暂时无法单身带着绍平到别处去。你们往南走,回你的老家崤阳去,在那里活下来…在那里,即使有人认出你也不至于杀你——你是让土匪抢到靖州来的呀!你是佃户的女儿呀!共产党在乎这个。要活下去,玉兰,不是为我,也不是为你,是为了绍平,你必须活下去…”
她已经带着绍平活下来了,难道再往下就活不下去了吗?
她活下来了——反右倾主义扩大化的问题不但在共产党党内和红军内部得到了纠正,农村政策也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