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二十岁的她在上海首次亮相,一炮而红。她大又苗条,艳丽又纯洁,眉宇间
漾着一
英气。难怪人家说,她不像南方的闺阁千金或小家碧玉,是个绝代的北国胭脂,燕赵佳人。一旦登台,京津沪那些个捧角儿的,就趋之若骛。尽
是敌伪时期,照样被捧上了三十三层天。
言慧珠要成为梅兰芳的足,必得获其悉心真传。她距离这个追求的目标,既近又远。近,是因为梅、言两家本就认识;远,是说要梅收下女弟
,决非易事。言慧珠为
梅门,可谓煞费苦心。第一步是要跨
梅宅。
了门,一旦梅先生发现了自己的天赋,事情就有了六、七分。她先是结识了梅府红人李三爷(释戡)和许二叔(姬传),很快取得他们的好
。再后,她抓住了梅老板的千金(梅)葆玥,哄得这个可
的小女孩成天价围着“言
”转。这一步,已是十分圆满。因为要梅兰芳亲授说戏,如无梅家
女在侧,日
一久,便难免生
闲言碎语。言慧珠对梅氏夫妇执礼谦恭,敬奉周到。但要找学戏的机会,可就难了。因为梅兰芳的职业习惯,每天很晚睡,翌日下午才起来。不一会儿,贵客、好友、弟
便纷至沓来,直至
夜。稍有空闲,梅夫人便会
面挡驾,劝其休息。正觉无计可施,她突然发现葆玥喜
听故事。这对于一个
中生来说是件轻松的事,她讲的故事总是长又长,像多卷本的《天方夜谭》。为了听个结局,葆玥请求父母容许留言
歇夜。而过了晚上12
,梅老板就会闲下来,半夜时分跟他聊聊天,说说戏,他是
兴的。这样,无论烈日严冬,言慧珠天天赶到梅府,给葆玥讲故事,跟梅先生学戏。
言慧珠的一只脚踏上舞台的同时,另一只脚跨了银幕。她一直是个
的戏剧、电影两栖演员。1940年,上海新华影业公司拍摄的《三娘教
》影片,是言
朋、言慧珠、言少朋一家人的合演,后来还拍摄了《逃婚》、《红楼二尤》等多
影片。从她的好奇、好动、好
、好胜的个
与灵动飞扬的艺术天分来看,这又是理所当然的。电影明星不像戏曲艺人那么保守,言慧珠从中比别人更早、也更多地接
到西方事
,生活也渐渐浪漫起来。应该说,电影给她的舞台表演带来了光彩,同时也给她的情
生活制造了许多麻烦和不幸。
言慧珠学梅兰芳极像,扮相几可真,唯一的差别是下
比梅稍短了
儿。论
段,梅兰芳是男
,属中等
材,言慧珠则是修
玉立。扮起来,二人
矮
瘦就差不多了。言慧珠的化装术非常
明,能够在眉宇之间画
梅兰芳那
神韵。
这当是抗战后期梅兰芳从香港返回上海的事。
独慧
的梅兰芳对言慧珠是破格栽培,言慧珠亦知冷知
。对恩师、对梅氏一家她都
之弥
。这里仅举一例,梅兰芳三代世居京城,饮
上习惯于北京风味,尤嗜豆
。久住上海的他,说起故都小
,真有一付怅然若失的神情。凡离乡背井的人大多有此
会,因为人的乡情往往缠绕在寻常的
官印象之上,而在所有的
官印象里,味觉记忆的残留是最持久、也最是
烈的。言慧珠赴沪,特地用几个四斤容量的大玻璃瓶(可惜那时没有塑料桶)装满老北京最好的“豆
张”的上品豆
。梅兰芳大快朵颐后,亦
弟
的一片至诚,别说女
,就是男人带着几大玻璃瓶豆
上飞机,也是辛苦。言慧珠就是用女人的心思、男人的气力去
这样的小事敬奉恩师。
”而这个“独”非剧本之“独”乃表演之“独”而表演的全才情,皆寓于综合
技艺之中。故要当一名戏曲演员,必备唱、念、
、打等综合
技艺。只会唱,是
本不行的,也不会被观众认可。不像如今能有那么多只会清唱不善表演、只唱折戏,不会本戏的“新秀”与“名家”言慧珠经徐兰沅的介绍,从1937到1938年便跟朱桂芳学梅兰芳的舞蹈
段,又跟着“九阵风”(阎岚秋)学武旦和刀
旦。功夫不负有心人,耕耘自有好收成。她就此打下了扎实的功底,甚至超过了科班。
1961年8月,梅兰芳病故。在首都剧场举行公祭的那一天,她和丈夫(俞振飞)从青岛搭乘飞机赶来,言慧珠一疲惫、满脸哀伤地站在剧场门
…一个培养她、
护她、理解她的人永远地离她而去。
记得1984年,文化举办
规格的纪念梅兰芳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上,播放了上个世纪60年代言慧珠关于《穆桂英挂
1945年抗战胜利,梅兰芳复,登台唱戏。不
演多少场,言慧珠是场场必到,风雨无阻。有时自己刚下场,连卸装都来不及,就赶去看。好在梅兰芳的戏都是大轴,放在最后,一般都不会错过。言慧珠最懂得引人注目的技巧。她看戏总是掐准时候,在大轴将上场之前几分钟才
场。座位差不多是在七、八排中间。她扬着
,迈着轻松的步
,由后而前。
跟鞋响着清脆的韵律,好像告诉所有的看客:“我来了”有一次,她穿着一件绛红
的呢大衣,脖
上围着两条玄狐,还是整条狐狸
的。那在当时是最最时髦的。在灯光照耀下,加之
挑丰满的
材,闪闪发亮的大
睛,真是“容光四
,明媚照人”坐下之后,她先不看戏。
着脖
用
睛向前后左右扫
一遍,接着抬起手理理鬓角,打开手包,用小镜
照着补妆,扑扑粉、抹抹红。她的这些小动作,也好像在告诉人们“言慧珠在此”直到梅兰芳
场,才收敛一切,专心看戏。她细心地看着梅兰芳的每个动作、
段、台步、
袖,还不时用笔记录。其实,那时的言慧珠已然大红,在艺术上却仍像个求索者,求索不止。哪像我们现在的戏曲名角、名家,一旦自己红了,就再也不
剧场看别人的演
。
言慧珠
【梅门】(版权属章诒和先生,草间人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