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说闽南语而引得人们哈哈大笑时,当他说北京话而令人们面面相觑时,他为什么不曾为自己辩护:在这里,他的楚音与天地山川一样幽,与苍天鬼神一样宏大?司仪的每一个音,都像父亲念《陈情表》的音,婉转凄楚,每一个音都重创你。此时此刻,你方才理解了他灵魂的漂泊,此时此刻,你方才明白他何以为《四郎探母》泪下,此时此刻你方才明白:他是真的回到家了。
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于香港沙湾径完稿
神情。
鼓队都是面带沧桑的中年妇女,一
素白,立在风中,衣袂飘扬。由远而近传来唢呐的声音,混着锣鼓。走得够近了,你看清了乐师,是十来个老人,
着蓝布帽,穿着农民的蓝布褂,佝偻着背,铿锵铿锵
打而来。那最老的,他们指给你看,是他的儿时玩伴。十六岁那年两个人一起去了市场,一个走了,一个回来。
天空飘起微微雨丝,的空气混了泥土的气息。
鼓队开始上路,兄长捧着骨灰坛,你扶着母亲,两公里的路她
持用走的。从很远就可以看见田埂上有人在奔跑,从红砖砌成的农舍跑
,往大路奔来,手里环抱着一大卷沉重的鞭炮。队伍经过田埂与大路的接
时,她也已跑到了路
,
起鞭炮,劈里啪啦的炮声激起一阵
烟。长孙在路
对那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妇女跪下
一拜。你远远看见,下一个田埂上又有人在奔跑。每一个路
都响起一阵明亮的炮声,一阵烟雾弥漫。两公里的路,此起彼落的鞭炮夹杂着“咚咚”鼓声,竟像是一
喜庆。
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木九千些…归来归来,往恐危
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些…归来归来,恐自遗灭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这一天清晨,是他上山的日。天灰灰的,竟然有
的雨意。乡人奔走相告,苦旱之后,如望云霓。来到这陌生的地方,你一滴
泪都不掉。但是当司仪用湘音唱起“上──香”你震惊了。那是他与“
己”说话的声音,那是他教你念“秋
共长天一
,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腔调,那是他的湘楚之音。当司仪长长地唱“拜──”时,你
跪下,
泪决堤。是,千古以来,他们就一定是以这样悲怆的楚音招魂的:
到最后一个路,鞭炮震耳响起,长孙跪在泥土中向村人行礼,在烟雾弥漫中,你终于知晓:对这山沟里的人而言,今天,村里走失的那个十六岁的孩
,终于回来了。七十年的天翻地覆,
换星移,不过是一个下午去市场买菜的时间。
满山遍野的茶树,盛开着,满山遍野一片白
。你们扶着母亲走下山。她的鞋
裹了一层黄泥。“
好吗?”兄弟问。“不要。”她的
光看着远
的祝
山峰;风,
了她的
发。
下山的路上你折了一支茶,用手帕包起。泥土路上一只细长的蜥蜴正经过,你站到一边让路给它,看着它静静爬过,背上真的有一条火焰的蓝
。
二○○八年五月十九日于台北明山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