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中国传奇 > 诗社(1/4)

诗社(1/4)

诗社

本篇为太平广记中第四百九十篇。作者王翥(九九七~一○五七),为一多才多艺学者,生于宋初。其时唐诗日衰,liu弊日甚。作者写本篇,诙谐谲怪,盖讽当日之诗人也。因原作中禽兽之诗无翻译之价值,故此篇无异完全重编。原文中各诗人之姓名,皆暗示其个xing,故其名不得不以英文译出之。

***

四年前,我作客雍yang。一天,偶尔碰见友人程某,他正从京都回来,要回原籍彭城。我俩一同盘桓了几天,他是个诗人,为人机min诙谐。闲谈时,他告诉了我他生平遇到的一桩最奇怪最好笑的事。究竟他的叙述有几分可靠,为把事情点染得有趣动人,其中有几分是凭空nie造的,我不知dao。不过,他起誓说只是一个以前的事,现在谨就我的记忆写出来,下面就是他说的话。

那是十一月初八,我刚到了大西北,到了还不到一天,就得到家母有病的消息,不得不终止旅程,立刻回家。第二天。我到了渭南,已经是下午。天气突然转寒,大有雪意。李县令与我有旧,邀我暂停一下,共饮几杯。那时大概是下午过半的光景,我吩咐仆人带着行李先走,在下一个镇店等我。路途并不远,我的ma很快,半夜以前预料可以赶得到。

不久,下起雪来,李县令要我住一夜再走。因为我觉得渭南毫无可以观赏之chu1,我告诉他我急于回家,执意要走。一出了城,只见chang空如雾,雪片翻飞,简直睁不开眼睛。ma的黑鬃上落得斑斑点点的雪。我只得缓缓而行,在通往渭水的大dao上,一路没遇见什么行人。到了东yang,天已渐渐黑起来,在驿站随便吃了些晚饭,又接着赶路。

乡间夜行,四野一望,只见一白如毡。柔ruan的云堆的后面,月光照she1出来。眼前大地,一片冬日美黛,俨如一个万古苍茫的古国。刚才在驿站饮了几杯洒,我觉得很温nuan、很舒服,ma好像不惯于那zhong白茫茫的神秘的光辉,总是时时chang嘶,以蹄蹴地,仿佛见了鬼怪。雪下得越来越厚,我只觉得眼花撩luan。我把帽耳朵撂下来,怕迷失了路,眼睛不住看着。刚走过了一个驿站一里多地,渐渐下坡,那条dao通往一个山谷。前面不远,有一个古庙。我打消了赶往下一个镇店的想tou,直奔那座古庙去投宿。你知dao,ma的胆子小,并且有第六感,我们人是没有的。我把ma拴在庙前院的一棵树上,他不住的撂蹶子,眼睛瞪着,鼻子眼儿直颤动,我费了半天劲,才把他安抚下。

一进庙,我就大声喊,‘里tou有人吗?’里tou黑沉沉的,显然是荒弃很久了。

没有人回答。我绕过供桌,往里tou院儿张望,看见里tou点着一盏油灯,光亮荧荧如豆。

我又大声喊,‘里tou有人吗?’

一个驼背的老和尚──那个驼背在浅褐色的僧袍之下高高突起──他来到门口说,‘进来吧。’

我横穿过ting院。老和尚非常老,下眼pi松垂着,背上的大疙疸使他不得不向前伸着脖子,那样才能抬平了脑袋。他那zhongchang像和歪起下ba颏儿打量我的样子,看起来很古怪,很可笑,像一个老年人用眼睛从眼镜框儿上往下看小孩子的神气。他显然是正在等待客人,因为我一进去,他把我认zuo了老朋友,他说,‘老朱都来了。’

我赶jin说明我是赶路的,遇上这场大雪,愿求借宿一夜。

‘这么大雪,你往哪儿去呀?’

‘我要到彭城,回家去。’

老和尚仰起鼻子,打量了我一下,他说,‘你很像个读书人。今天晚上我们有几个朋友在这里聚会,你若愿意,可以跟我们坐一坐,你也是个诗人吗?’

我恭而有礼的回答说,‘我也随便写点儿东西。’

‘太好了。能同先生共此雅集,真是荣幸之至。’

真令人想不到,在那么偏僻的地方,那样的夜晚,竟会有那么个诗人的雅集。后来才知dao那原来是个门hu之见极shen的小诗派,外人gen本不知dao,他们独有其崇拜,自树藩篱,成立了一个新诗派。每个人都严肃认真,从事创作,至少,自己认为是诗歌正宗,得以传之千年万世。

屋内的墙角落里,坐着一位绅士,大腹便便,坐得很舒服,也许是不拘俗礼,我一进去,也没有起立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