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闻
伊渡:看你有些中短篇小说,如《很想潇洒》、《天气不好》、《蜗牛》,我隐约感觉到某zhong很强的自传色彩。你小说里的官场小人物,永远是那么谨小慎微、患得患失、孤独痛苦,他们永远在坚守与放弃间游移,在自尊与自卑间挣扎,在惟我独醒与难得糊涂间徘徊。可以把这zhong情绪看成你自己的心路历程吗?
王跃文:你说到的是我早期的小说,那里面的确有很强烈的自传色彩。不过那不是我的生活自传,而是心灵自传。官场小人物是卑微的,他们想要发达,必须放弃自我,甚至忘掉自尊,参与到游戏当中去。而这些小人物往往刚从大学毕业不久,涉世不shen,原本对社会充满幻想。他们会发现社会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完全是两码事。我听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说过,他们快毕业的时候,老师郑重其事地向他们推荐《国画》。老师们用心良苦,就是想让学生早点儿通过我的小说认识社会,免得走出校门之后遭遇太多的失望。
伊渡:我可以告诉你,我也向学生推荐过你的《国画》,在他们临毕业的时候。
王跃文:感谢你介绍我的小说。一九九九年下半年,《国画》刚出版不久,我收到北京某科学研究机构一位年轻学者的来信。他说看了我的《国画》,非常灰心。他说为了自己研究的这个领域能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他成天埋tou在实验室和北京图书馆,非常辛苦。但是看了我的小说,方知现实竟然如此!他怀疑自己的研究还有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
我本来没有给读者回信的习惯,因为没那么多时间每信必复。也因为懒吧。但是,看了这位年轻学者的信,我真是吓了一大tiao。我不希望自己的小说收到如此消极的效果,它竟然有可能毁掉一项科学研究,毁掉一位年轻学者的前程。我ma上回了信,大概是告诉他对现实要有起码的认知和心理承受能力。我还引用了一首歌曲的歌词,现在记不完整了,大意是这样的:在那高高的天上,有着太yang和月亮。当太yang下去的时候,月亮就会升起。孩子啊,你不要悲伤,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只要心中充满希望,人间chu1chu1都有天堂。
我很欣wei,那是位真诚、纯朴的年轻学者。他ma上回信,让我放心,说他看了我的小说,更加成熟了,他会继续zuo好自己的研究工作。
一个成熟和正常的社会,不会掩盖事实与真相。成熟的民众,也敢于正视事实与真相。民众如果总是被蒙和骗,就永远成熟不起来。成熟的民众,他们是理xing的,明辨是非,不会盲从,不会偏执。
回到你提出的话题,所谓官场小人物。官场小人物面对的是强大而固化的现实,大多数时候,他们除了随波逐liu,别无选择。“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句俗话,可以作为官场小人物成chang的生动比方。官场小人物在zuo媳妇的时候,备尝艰辛和屈辱。他们的心理兴许是非常复杂的。他们也许会想,自己一旦熬成婆了,绝不会像眼前这些领导一样,一定要好好儿对待下属,一定好好儿干番事业;或许他们又会因chang期受压制,形成强烈的报复心理,一旦真的掌权,就比原来的婆婆更加难以伺候;更多的时候,zuo媳妇的官场小人物什么都不想,只是迷迷瞪瞪地混着,日子久了,有朝一日熬成婆婆了,婆婆shen上应有的所有坏mao病,他们也都有了。
中国的婆媳关系今后会怎么演变,我不清楚。但从我父母辈以上的婆媳关系看,鲜有和谐的。再温顺的媳妇,一旦熬成了婆婆,都会刁钻刻薄。她们必须把自己年轻时受过的苦难,强加到媳妇shen上。但是,一个家ting,媳妇总能熬成婆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官场上的小媳妇,未必都能熬成婆,更多的人是终shen都当小媳妇,充其量是小媳妇混成老媳妇。所以说,我早期小说中宣xie的那zhong情绪,在官场是很有代表xing的。
伊渡:真这么可怕?我庆幸自己没有呆在官场。我曾经也有过厕shen官场的机会,却本能地感到那zhong氛围与我的本xing格格不入,赶jin抽shen而退。我现在想来,自己当时真是太明智了。
王跃文:你的确明智。官场里当小媳妇,最要jin的是zuo低伏小。谨小慎微、诚惶诚恐是官场小媳妇的普遍xing格。谁违背这条,注定没有好命运。
我曾把一个真实细节写进小说,那是发生在我一个熟人shen上的故事。我们县财政局有个干bu,当年下乡劳动的时候,放了个响pi,便高声呼喊:同志们,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ma列主义!结果,他为这个pi付出的代价是判三年徒刑。放个pi而坐三年牢,这在人类历史上只怕是没有先例的。
当然这是发生在“文革”期间的故事。现在情况如何呢?我有个熟人,五六年前是某市一个bu门的负责人,要找书记汇报工作。他连喊了几声某书记,某书记没听见。因为他同某书记平时还算随便,就直呼其名,某书记这才听见了。这下可好,此人竟敢当着众人面直呼某书记的名字,简直大逆不dao。某书记是个铁腕人物,整人不过夜的。就在当天晚上,这位书记同市chang在电话里通了气,就免去了那位胆大包天的bu门负责人的职务。当然,免职理由可以随便nie造几条。封建时代也只有皇帝和自己父亲的名字需要避讳,而我这位熟人就因为喊了一次领导的名字,就在官场上一蹶不振。
官场中人必须保证自己在领导那里有个好的看法。我曾在《国画》里调侃,中国最大的法律是看法。这不是瞎说。也许有人听我说起这些琐碎没有意思,也许有人为了维护某zhong东西而提出反驳,那么就让他成天直呼他的领导的名字试试!
伊渡:既然官场的生存环境大多像你所描写的那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汲汲仕途而乐不知返呢?
王跃文:利之所在,趋之若鹜。目前中国官场仍然主导甚至垄断着社会资源的pei置。相对来说,官场中谋事,利益最大,风险最小。就拿乡镇干bu来说,很多地方乡镇财政十分jin张,干bu工资都兑现不了,可是并没有几个乡镇干bu愿意离职另谋生路。我也见过很多基层干bu拿着很低的工资,干着很辛苦的工作。基层的确有很多兢兢业业的干bu,我向他们致敬。但不guan怎样,当干bu总ti上要比其他很多职业好。越到上层机关,干bu待遇越好。如果有个一官半职,更不消说了。如果当了官而又能狮子大开口,日子就更好过了。官zuo得更大些,张嘴气吞山河,跺脚地动山摇,那份飘飘然,就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想像的了。
伊渡:但是,能zuo官的毕竟是少数,能zuo大官的更加是少数。绝大多数干bu只能在官场上庸碌终shen。
王跃文:这就是那个西方寓言所说的,潘多拉盒子里还留有希望。官场上,升官的希望xi引着所有的人,他们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包括努力工作、小心zuo人、拍ma奉迎、投机钻营、贿赂上司,等等。可悲的是很多人虽然如愿以偿,却丧失了人格和人xing。几乎有个规律,凡是拿钱买来的官,必然贪得无厌;凡是当孙子讨来的官,必然欺压百姓。有媒ti披lou,广东省番禺市前公安局局chang因贪污ju万而被判极刑,可他在遗书中追悔莫及的却是这两大憾事:一是曾经花天酒地,却没有喝过路易十三,家里有几瓶却被抄家时没收了;二是在香港等地出入那么多高级场所,有钱,也有资格,却没去住过总统tao房。人xing堕落到这个地步,真是荒谬绝lun!
我在小说里更关注的是残酷的现实对人xing的淘空和戕害,而不是简单地揭lou所谓黑幕。比方贪官一倒台,shen边喽啰一窝儿端且不说,他们的家人都会牵连进去。我吃惊的是他们全家男女老少贪污犯罪,居然可以其乐rongrong地生活在一起。全家都是坏人,生活在一起怎么就不别扭?我的这zhong疑问显然是迂腐可笑的。他们不但不觉得别扭,只要没有东窗事发,他们都以高等人自居,成天白着眼睛看人哩!每见报端披lou某某贪官落ma,妻儿老小尽数入狱,我眼里所见更多的是发生在他们shen上的人xing悲剧。
伊渡:你在这里悲天悯人,感叹他们shen上的人xing悲剧,可是他们自己并不这么看。他们最多恨自己不走运,那么多贪官平安无事,自家却翻了船。
王跃文:你说得有dao理。官员及其家人们chang期高高在上,他们shen上的优越感早已模糊掉了起码的dao德原则。这zhong情况中国古来如此。《红楼梦》里面写贾府抄家之后失盗的那些情节,就很像写现在的事情,极有意思。贾母死了,贾府上下都去了铁槛寺,只留惜春、贾芸和几个家人守园子。凤姐正害着病。结果,nu才周瑞的干儿子何三纠集盗贼进园偷东西。贾政听人来报信,tou一句就问:失单怎么开的?知dao家里还没有向官府开失单,贾政这才放了心,说:还好,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