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第六只手指:白先勇散文精编 > 为逝去的美造像(2/4)

为逝去的美造像(2/4)

答:意识方面那几段,我大分用独白。在独白的时候呢,如果讲到过去的情节,过去的人也会上场;可是在很多片断分是用独白方式,独白时候灯光会把其余角变成背景“僵掉”灯光打暗,变成一个人独白。也会加幻灯。主要还是靠卢燕的演技。

开始我们计划比较小,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相当庞大,整个teamwork非常大。大约八月八日正式上演,至少演七天。

只是写人的迟暮与苦痛

问:《游园惊梦》是文学创作,当搬上舞台之后,有没有改过剧情?

来自中国文学传统的沧桑

舞台演,首重气氛表现

问:一般宴会邀请外埠亲友参加,总会事先联络,安排

筹备,幸运的,很多文化界的朋友都心的支持,许多团和私人,甚至有不愿名的长辈,大力支持,解决了经费过于庞大的困境。另外很重要的,几位理想的演员、导演、设计家,我们都找到了。尤其,这次我们了很大的工夫,把演员敲定了,有很重要的三位女主角:卢燕女士、归亚女士和胡锦女士,她们鼎足而三,都参加我们演

问:想请教您关于《台北人》这小说。《台北人》前面有一首刘禹锡的诗《乌衣巷》,《红楼梦》前面有一个跛足人的《好了歌》,这两者的质有些相近。因此,想请教您当初写《台北人》这些小说的时候,您的灵是不是很多来自《红楼梦》?

答:《红楼梦》是我看了很多遍的一本书,对我的影响当然是很大。我想一个人写作的时候,你看过的所有书总有一、两本书会影响特别。《红楼梦》主题也是讲人世的辛酸,世事的无常,这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不只是《红楼梦》,它有一兴衰、历史,这是中国民族文化最特殊的一。西方,欧洲人也有这沧桑,可是好像中国人的文学对这个主题特别的执着,从古至今说来说去,杜甫也好,李白也好,白居易…一直延续下来宋词、元曲…写来写去总是这个主题。《三国演义》开始的那阕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红”这主题对中国文学传统来讲,我想是相当重要的。我当然受中国传统文学影响很——还有,历史的改变、世事的变迁,甚至于我们中国的近代史这动最大的时代。我个人可以说是生于忧患,我生是抗战那一年,童年时经过战,看到人事的兴衰,我想对我个人影响很大。《红楼梦》整个人生哲学,也是在整个中国大传统之下。

问:《游园惊梦》小说有一分是用意识的手法来写,那么这在舞台上怎么表现?

同时,这次我很动的一,因为演预算很大,本付不起演员、工作人员的费用,所以全人员:演员、导演、设计…全都是义务参加,他们的兴致也很。除此以外,话剧界前辈曹健先生、钱璐女士也参加了。我们的男主角是华视的演员金超群先生,曾演望》。我们现在角都敲定了,而且演员阵容确实相当,因为这几位都有舞台剧的经验,这月二十八号我们正式开始排演。舞台设计请聂光炎先生,他运用相当新的手法和舞台光区的利用、各的利用,因为我们剧里有虚景、实景;梦境的份和现实的分变换很多,我们要运用多媒的方式,也用幻灯,也用一段电影,制造回忆的气氛。

筹备时期,遭遇的很多困难之一,就是很多的人对我们的剧本看法不同,他们有些人对内容有很多意见,我们没想到的,他们解释了来。据我自己看我的小说,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人迟暮的故事。可是别人看法不尽如此,他们看得很细微,所以我们的剧本审查快一个半月才下来,而且好像大家都很认真。这其中很多人帮我们的忙,清华大学沈君山先生是其中的一位,他还替我对这戏剧了一个报告,沈先生对戏剧也可能很有研究,他的解释我完全能接受。经过各方面的协助,最大的难关全通过了。将来的工作完全是在制作方面,我们大家兢兢业业,希望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心。我们也不知结果如何,但是尽量去,希望能够成功。盼望大家暑假时候来看我们的戏。

除了我简略报告《游园惊梦》戏剧以外,我希望跟清华大学同学有一次谈,各位有任何问题,关于这个戏剧,或是小说,或是我能回答的其他问题,我希望能够利用这次机会谈一下。

答:大致的情节是跟小说一样的。小说可能很多篇幅来写服装、外型,在戏剧就不必了,因为是化了妆来的,所以文字用不上。可是另一方面来讲,小说里可能心里想得很多的意念,在心理描写的很多文字,在舞台上全要讲来,所以对话方面增加了很多,也有许多描写则单单用形象表现来。舞台剧最主要是藉着对话来推展,但是我们也用和声、灯光、音响等设计来辅助。整个剧主要是气氛的制造。我个人觉得有像契诃夫,不是有很大的戏剧冲突,是比较细微的对气氛、对心理变化加以表现。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