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事后诸葛亮很容易做。”在桌子对面,窦恩伯格晃着他的烟斗说:“我想皮尔逊大夫不是故意…”巴列特气呼呼地截断他的话。“当然你那么想。你是他的朋友,他和产科大夫没有碴儿。”
“我不能允许这样!”欧唐奈现在也站了起来,敲着小槌子。他直了直腰板,那运动员的身躯统驭了整个桌面,显得很突出。露西心想:这个人浑身上下都是男子汉的气派。“巴列特大夫,请你坐下好不好?”他等了一会儿,仍然站着,等巴列特坐回原位。
欧唐奈流露出这种不高兴的样子是他内心气闷的表现。他想:约瑟夫·皮尔逊没有权利把会议搅成这样。欧唐奈心里明白,已经不可能使这个讨论心平气和地客观地进行下去了,现在没有其他选择余地,只好把这一病例讨论会结束。欧唐奈用了很大的耐心才控制住自己不在会场上和皮尔逊吵几句。
他知道,如果那样做,情况会更不可收拾。
欧唐奈并不同意比尔·罗弗斯所说的吉尔·巴列特在这造成病人死亡的事故上没有什么责任。欧唐奈倾向于有所指责。关键问题是没有做胸部透视。
如果巴列特在接受病人时马上叫他拍胸片,他就可以看出肝以上和横隔膜以下部位有无气泡显示。这是溃疡穿孔的明显标志;因此没有拍胸片当然是巴列特的一个教训。而且,X光片也可能显示肺底部呈云雾状病灶,从而查出后来皮尔逊在解剖时发现的肺炎征兆。这两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使巴列特改变诊断,增加病人活命的机会。
当然,巴列特说过病人当时已不能去拍片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巴列特该不该进行手术呢?欧唐奈的意见是不应该的。
欧唐奈知道,溃疡穿孔手术一般应该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做。过了这个期限作手术死亡率比不作要高。因为发病二十四小时内是最危险时期,如果病人在此时限内能够维持下来,二十四小时之后,体内抗体会起作用使穿孔逐渐愈合。从巴列特描述的症状看来,病人可能已接近二十四小时时限,也可能已过此时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欧唐奈自己处理这个病例,他会用保守疗法不动手术,同时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此外,欧唐奈也知道,在医务上事后聪明是容易的,但关系病人生死这样的关键时刻的诊断,却是另外一回事。
所有这些看法,在正常情况下,外科主任会心平气和地在死亡讨论会上提出来。有些问题他很可能会让巴列特自己说出来;巴列特是个诚实而且不怕自我批评的人。讨论会的目的大家本应该都很明确,不需要任何强调和谴责。巴列特自然不会很舒服,但是他也不会觉得受到屈辱。更重要的是,那样就可以达到欧唐奈召开这种会议的目的,使外科的人都得到一次鉴别诊断的教育。
现在都给搅乱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欧唐奈再把想到的这些问题都端出来,那就象是他也在支持皮尔逊一起谴责巴列特似的。为了照顾巴列特的情绪绝不能这么干。他会私下和巴列特谈,可是公开的有益讨论这个机会已经失去了。皮尔逊真不是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