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少年血 > 仪式的完成(2/3)

仪式的完成(2/3)

“五林,”民俗学家想起五林是六十年前的人鬼,禁不住哑然失笑。他又绕着大缸走了一圈,他觉得他绕着八棵松的昔日生活走了一圈,埋葬死者的缸就在脚边随他旋转,民俗学家想像着八棵松神奇的风俗仪式,心中充满激情。

鬼。

民俗学家排在队伍的靠末端,他一边随人向祭桌移动,一边观察着前面的动静。一个又一个八棵松人顺利地通过白发老人的手臂,人鬼迟迟未现。民俗学家脑里闪现过某个念,但他想这结局未免太戏剧化了。民俗学家摇了摇,慢慢地走到祭桌前面:他像所有八棵松人一样,信手拈起一只元宝,剩下的元室已经不多了,但他必须信手拈起一只。他朝白发老人走过来,看见老人的长髯上散着星星的雪光。老人的手伸来迎向他,那只手上也沾着银白的光亮。民俗学家莫名地打了个寒噤,他把元室给老人,他想这不可能,这未免太戏剧化了。他发现白发老人的睛里也现了那光亮。老人打开那只元室已开始慢慢地朝上举,接着他清晰地听见老人的声音,充满灼的激情的声音。

“五林,”民俗学家将手伸缸内,他摸到了五林的虚幻中的盖,血模糊的,像海蜇向上浮。他甩了甩手,甩掉的只是空气,缸里只有一寸的雪,雪下结着灰褐的青苔。别的什么也没有。其实也没有幻觉,民俗学家想锔缸老人是怎么回事,他让他去找一个死人讲故事,这玩笑对民俗研究是无益有害的。民俗学家又看看刚才伸缸里的手指.手指上也没有什么,五手指苍白失血,主要跟天气和他的贫血症有关。

民俗学家在村又看见那大缸,缸略略倾斜着,里面积起了一寸。他想那肯定是雪。他弯下腰摸了摸缸上凸现的龙凤图案,敲了敲。对自己说“就是这龙凤大缸。”接着他发现缸上的裂纹已经补好,一只只锡钉像牙齿般实地咬在缸上。民俗学家的手指被锡钉了一下,他四环视,发现那个锔缸老人挑着担走过一座坟丘,渐渐隐没了。

拈人鬼的队列也是一条龙阵,他们缓缓地向祭桌移动,每人抓起一只元宝,给白发老人,老人拆开元宝,把它摊在手心上,这个过程显得庄严漫长。八棵松人注视着白发老人,等待他把某一纸锡箔举过,等待他说一句话:鬼,鬼在这里。

鬼在这里。

送鬼的人群终于止住,他们把民俗学家放下地,给他解开层层包裹的白幔,民俗学家的脸来,他的脸苍白得可怕,他站起来踢掉那匹白幔,双手拍打着衣服、,还有发。他对白发老人说,这是摹拟,这是假的,我是研究民俗的,我可不是人鬼。

八棵松在冬至这一天重演了拈人鬼的仪式,参加者有一些是自发前来的老人们,而民俗学家通过村委会找来了更多的八棵松村民,他要求仪式真的效果,他说若能回到六十年前则更好。

“没有完呢。”白发老人说“要把你

“这当然是假的。”白发老人说“真的可不是这样,真的拈人鬼到这里还没完呢。”

民俗学家笑了一下,他有眩,他觉得他没有理由眩,于是他笑着转向四周喧闹的人群说,真有意思,我是鬼。这时候从白发老人来四个男人,他们拖着一块大的白幔跑上来,将民俗学家从到脚裹起来,然后他们把他抬起来,朝上场外面跑。被白布裹满了的民俗学家开始还镇静地合,但当他抬起来听到八棵松人震耳的狂呼声时,他到了某恐怖,他拼命喊“去哪儿?你们抬我去哪儿?”抬鬼的人说“去龙凤大缸,你怎么忘了?这是你让我们的。”民俗学家再次镇静下来,透过那块白幔看见无数八棵松人跟着他狂奔,黑压压的一片。有人在喊“鬼!鬼!”他被抬着在八棵松腾空飞行,突然就想起锔缸老人和五林这个名字,这使他一阵心悸。而抬鬼人的速度逐渐加快,他们抬着他朝龙凤大缸疾走如飞,民俗学家恍惚看见了那大缸,缸上的裂纹和锡钉,还有一寸的雪和青苔。民俗学家猛地尖叫一声,不,放下我,快放下我!

“我有闷,透不过气来。”

祭桌是用学校的课桌拼起来的,在上场上摆了一长条,桌上了许多蜡烛,还有几盘鱼果供品。比较麻烦的是那些锡箔元宝,八棵松村有三百多人,意味着桌上要堆三百多个锡箔元宝,所以冬至这一天民俗学家帮着老人们一起叠了好多元宝。最后他用红墨在其中一张锡箔上画好了鬼符,给德望重的白发老人。他看着白发老人把那张鬼符叠成最普通的元宝,摔元室堆里,然后由四个人背对元宝堆,同时搅动银光闪闪的元宝堆。最后民俗学家看见三百多只元宝排成了龙阵,从祭桌的一端蜿蜒至另一端,它们肃默地与人群对峙着。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