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上?”
“铺子的?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铺子里的伙计们不是还有人力股吗?说来说去,还不是得摊在大家身上?”宋怀仁显然是一百个不乐意,他也没跟张幼林打招呼,而是径直走到账柜前,找出账簿“噼噼啪啪”打起了算盘。
张幼林沉思了片刻,站起身:“这样吧,王经理,支援打日本的钱都记在我的账上。”
“东家,这哪儿成啊,打日本人人有份儿,我记在铺子支出的账上。”王仁山不屑地瞟了宋怀仁一眼。
张幼林断然拒绝:“不,听我的,都记在我的账上。”说完,张幼林转身奔后院去了。
往卢沟桥送慰问品的北平市民都聚在了一起,有挑着担子、推着板车的普通市民,肩上背着鼓鼓囊囊的大包、手里打着横幅的学生,也夹杂着几位开着私家汽车的富家子弟。李山东和赵三龙每人推了一辆板车,上面堆满了荣宝斋捐赠的食品。
于培楠手里拿着大喇叭开始喊话:“各位市民请注意,各位市民请注意,请大家排成两路纵队,两路纵队,马上出发…”
赵三龙问李山东:“什么是两路纵队呀?”
李山东指着前边:“你看,那不是嘛,两个人一排。”
赵三龙和李山东站成了一排,不巧,前面多出一个市民来,赵三龙指着李山东:“大叔,我们是一块儿的。”
“三龙哥,你站我后边儿去,都一样。”
那市民附和着:“可不是吗,慰问打日本的国军,都一个样。”他仔细看了看李山东:“兄弟,我怎么瞧着你眼熟啊?”
李山东笑道:“我是荣宝斋的伙计。”
市民指着车上的东西:“你们铺子真没少捐啊。”
“各位市民,现在出发,请大家跟上队伍,请大家跟上队伍…”于培楠拿着大喇叭走在最前面,率领着送慰问品的趴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队伍抄近道从八大胡同那边穿过,妓女们都挤在自家门口观看,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妓女提着一包馒头从人群里挤出来,把馒头放在李山东的车上,冲他妩媚地一笑:“大哥,您帮忙给带去吧。”
李山东咧开大嘴:“成,我告诉前方的国军弟兄,就说,这是八大胡同的娘们儿慰问他们的…”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妓女的脸一红:“去你的!”转身钻进入群中。
枪炮声还在不停地响着,队伍行进到卢沟桥附近,于培楠举起大喇叭:“队伍就停在这里,再往前走就危险了,请大家把慰问品原地卸下…”
众人开始卸车,李山东卸着卸着停了下来,一群浑身是血、相互搀扶的伤兵从他们面前经过,李山东跑过去,拉住一个伤兵的手:“大哥,受累了,打得怎么样?”
伤兵骂骂咧咧:“狗娘养的日本鬼子,茅房的石头——又臭又硬,我们已经收回了回龙庙,铁路桥也快了。”
赵三龙拿着一个大白馒头走过去递给伤兵:“大哥,饿了吧?先吃两口。”
伤兵接过馒头,愣住了:“三龙?”
“铁子哥?怎么是你呀?”赵三龙也认出了伤兵。
李山东看看伤兵,又看看赵三龙:“你们…认识?”
赵三龙意外见到家乡的亲人,显得很兴奋,脸上微微泛红:“这是俺那没过门儿的媳妇绣花她哥,铁子哥,你也当兵了?”
铁子咬了一口馒头:“我当兵两年了,这是第一次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