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上海之死 > 14养父的经历(2/2)

14养父的经历(2/2)

西方人离开上海时,与其千里迢迢把藏书运回去,不如贱卖给他。他的生意虽然清淡,货源倒真不愁。

他一向温顺的妻忍受不了侨居远东,整日来往的只有几个无法挑选加给他们的朋友。她好不容易怀,对他们却是折磨,她脾气暴躁,整个变了一个人。晚上与他大吵,到了天亮,还是想不通,一个人爬下床,赌气跑到早二月的室外,在晨风里奔跑,受了风寒。被送医院之后,开始血,才三个月不到的孩产了。她整个人神崩溃,朝窗而坐,从此拒绝和他说一句话。休伯特不得不同意让她回到英国去。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回来。

等到街上又杳无人声,他才蹲下来细看这个拉着他衣角的孩:是个女孩,约摸五六岁,大大的睛惊恐无助地看着他,很是让人怜惜。他想了想,抱起孩,招呼着狗,回到书店。

很奇怪,居然也不哭闹,跟着他回家,对命运的恐惧似乎是本能的。他问孩叫什么名字,孩脆生生地说:“于堇。”孩蹲在地上,蓝灯绒裙下是一双黑鞋。她顺手写下自己的名字,字写得很好,明显父母注意她的教育。

那个傍晚,好像还是昨天的事。他记得一清二楚,已经二十三年了,犬珂赛特老死都已经十二年了。这个奇怪的城市,总有人想要杀人,每天有人被杀,有的年月则是成批被杀。而且常是满门杀绝,绝不留祸

开店之后,他养了一条小狗。这条狗是用书从一个客人那儿换来的,纯的英国西班牙猎犬。黑白两,长耳朵如垂下的卷发,像个西班牙女郎,她寸步不离他边。他给了狗取名珂赛特,是少年时读的第一本法文小说《悲惨世界》里的女主人公。他想或许能如书中说的那样,与狗终生为伴。

他请假回英国去找到妻娘家,丈母娘说女儿不知去向,反而向他要人。后来,倒是有一个律师寻到他住的旅馆来,说是他妻的代理人,要求他在离婚书上签字。

他要把于堇送天主教会办的女寄宿学校,只好先去行洗礼。神父为于堇洗礼前说,人为妇人所生,日短少,多有患难。教堂那天洗礼的孩并不多。她静静的,却一步不离休伯特。

在他一个人等船回远东的那期间,他整天泡在书店里。忽然他发现,每天看别人的悲离合的故事,不是虚构还是传记,倒是忘掉自己的失败的最好办法。他买了不少旧书,跟查林十字街的几家著名旧书店老板聊上了友情。当他回到上海时,心里就清楚了:当银行职员虽然赚大钱,远远不如开一家旧书店有趣。隔了一段时间,他便盘下了别人离开上海准备放弃的四路上一家旧书店,他自己积存的书,也已够作开店的垫底。

他很痛苦,现在回忆起来,觉得生命其实比婚姻更枯燥无味,甚至不用签个字就可以了断。他的日如同冰冻的大海,不再起任何波澜。

此世如,难以存留,因为飞去如影。神父没有这么说,他沾了圣,洒几滴在于堇的脸上,转对上帝祈祷:“这个孩若是砍下的树枝,得了你的气,就会发芽长枝。”

他不知这女孩的父母惹上什么麻烦,不知是青帮杀洪帮,还是青帮杀自己的叛徒,还是这个军阀杀那个政客,还是盗见财起歹心,也可能只是报个人仇雪他人之恨。反正,他当时决定,最明智的办法是带着孩快走,避开那遭难的女,也不去寻找孩的家里是否还留下什么人,那无疑是去送她回死路。

就在他脑这么一分神时,沿街追来三个凶狠狠的男人,其中一个上还有血迹。狗冲着他们狂吠。这几个人朝街对面的这个带着孩和狗的西方人看了一,继续朝路狂追下去。

那还是十九世纪末,从中国皇帝到平民百姓,每个人脑袋后都挂着一条辫的年代。

不久,他就听到远远的街角,有女人的惨叫。他把孩抱在一起,吓坏了,不敢作声。狗懂事地望着主人,警惕地注视黑暗,却不再吠叫。

有一天晚上,他在上海街溜狗时,借着黯淡的路灯,看到街对面,一个女人牵了个孩,在杳无一人的街匆匆奔跑,孩跑不快,被半拖半拽地拉着。当那个女人看到他时,把孩一把抱起,穿过路,朝他边一推,急急忙忙说:“有人追杀我们,她爸爸已经死了,我也逃不过,求你救救孩一命!”也不等他同意,女人似乎听到什么,就继续狂奔。路灯下,他注意到女人穿的旗袍,已经被撕开了。一个人到了要关,穿跟鞋也能跑得飞快,让他惊奇万分。孩躲在他后,吓得不敢作声,珂赛特倒是亲地朝女孩甩着尾,嗅孩

每日白天坐店,很晚才关门,然后他晚上带着狗,在上海街走一遭,就回来安枕。这样,日过得很快。

港上海汇丰银行的小职员,带着他新婚的妻――他与那些到上海来的西方人一样雄心。他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国人,大学里专攻德国文学,银行看重他的语言才能,认为会使他在上海这个各国人混杂的都市大显手。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