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赤地之恋 > 第六章(2/5)

第六章(2/5)

孔同志不认识大世界。

刘荃在孔同志背后探了探。“周同志,找我有什么事吗?”

“嗳。叫你上去一趟。”

玉宝是山东人,农村,一张紫棠的鸭脸,翠黑的一字长眉,生得很有几分姿发是新的,家常穿著一半旧的青布棉制服,腰带束得的,显那俏丽的段。她有两个孩,大的一个是男的,有两三岁了,保姆抱着他凑在粉紫洋磁痰盂上把。玉宝自己抱着那周岁的女孩在房间里来回走着,一面哄着拍着她,一面侃侃地责骂着炊事员孔同志。

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人。张励到医院里去看褪去了,他伤的创溃烂了,到现在还没有痊愈。

“唉,就吃亏不认识字呵!”孔同志说:“早先在队里,生活苦,也顾不上学文化。行起军来,背上背着三大锅一气走七八十里路──是指导员真说的:『你当炊事员的,保护大伙的饭锅就跟保护自己的睛一样──』”

“希望周同志尽量地帮助我,不客气地对我提意见,”刘荃敷衍地说。

玉宝把孩抱在手里一颠一颠。“乍到上海来,过得惯吗,刘同志。”她每次见到刘荃,照例总是这几句门面话,却把语气放得极诚恳而亲。“这两天忙着搬家,也没空找你来谈谈。我很愿意帮助你步。”

她的意见上来了。“刘同志,你文化程度,孔同志现在识字班了,他年纪比较大,记差,你有空的时候给他温习温习──”



“刘同志,周同志找你。”

周同志是办公厅副主任周玉宝,也就是办公厅主任赵楚的人,刘荃可以说是他们的直接下属。他们夫妇俩就住在楼上。抗援朝总会华东分会的会址新近迁到这座园洋房里,地方既幽静又宽敞,于是一些领导都搬了来住着,照地位下,每人占据一间或两三间房间。

“在楼上?”刘荃问。

“哪,刘同志,你告诉他,八仙桥小菜场在哪儿。──早上已经白跑一趟了!”

这不是他的写字台。

他在房间的中央站住了,茫然地向写字台望过去。

忽然有一个勤杂人真走了来。

“你不能总是这样老一,搞工作不是这样搞的!”玉宝扳着脸说:“现在城市是学习重哪,路也该学着认认!”

孔同志站在房门讪讪地笑着,把帽摘了下来,不住地搔着。孔同志因为革命历史长,全面胜利后虽然仍旧是当着一名炊事员,已经享受着营级的待遇。

“好。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请周同志多多指教。”刘荃只求脱,匆匆走了去,下楼回到他自己的办公室里。

现在到刘荃抓了。“算了算了,掩去找个通讯员带俺去一趟,下回不就认识了。”孔同志不等玉宝表同意,转就走。有刘荃在场,他的态度比刚才了许多。

刘荃对于上海的路径本来也不很熟悉,也就技穷了,不知应当怎样解释。“我给画张地图吧?”

“掩不会看地图。”孔同志睛朝上一翻,满心不快的样。玉宝对他尽像排揎大侄儿似的,他也能够忍受,那是服从纪律;要是连这些非党员非无产阶级也要骑在他上,那却心有不甘。他把帽檐重重地往下一扯,这次把帽得牢牢的,也不抓了。

“──你帮助他步,我帮助你步,好不好?”玉宝向他嫣然一排牙齿,呈现着典型共产党员的笑容。

“八仙桥小菜场──”刘荃想了一想。“离大世界不远。”

“得了得了,别又跟我来这一!一脑袋的功臣思想,自尊自大,再也不肯虚心学习了,犯了错误还不肯接受批评!”玉宝的声音越提越,孔同志不敢回言了,把鸭帽又去,一只手握着帽檐,另一只手却又在脑后的青上抓得沙沙地一片声响,这似乎是他唯一的答辩。

“靠近八仙桥青年会,”刘荃说。

“他不会看地图,你让给他听吧,”玉宝说。

刘荃不觉凉气,心里想这又是一个难题。孔同志怎么肯屈尊他的一个绿窗问字的学生。

周玉宝是照顾的,房间与家俱的分自然也在她经的范围内,因此他们夫妇俩虽然只分到一间房,却是位置在二层楼,上下很方便,而且是朝南,墙上糊的粉红纸也有八成新。房间并不大,搁上一沙发,已经相当拥挤了,此外还有一只桃心木碗橱,与书桌、书架、双人大床、两用沙发、衣橱、冰箱、电炉、无线电,这都是玉宝的战利品。单是电话就有两架,一只白的,一只黑的。冰箱的门钮上牵着一麻绳,另一端系在上,晾满了衣裙与短袜。汀上也披着几件衣服。一门,只觉得东西满坑满谷,看得人。近窗还有一架大钢琴,琴上铺着镂空边长条白桌布,上面搁着瓶与周玉宝的帽。为了这只钢琴,刘荃听见说周玉宝和主持人事科的赖秀英还闹了意见,赖秀英是秘书长崔平的人,她也要放一只钢琴在卧室里。据刘荃所知,两位太太都不会弹钢琴,不知为什么抢夺得这样厉害。

【1】【2】【3】【4】【5】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