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超越故乡
一、题解
当小说家妄图把他的创作实践"升华"成指导创作实践的理论时,当小说家妄图从自己的小说里抽象出关于小说的理论时,往往就陷入了尴尬的两难境地。当然并不排除个别的小说家能写出确实shen奥的理论文章——一般地说、理论越shen奥离真理越远——但对大多数小说家而言,小说的理论就是小说的陷阱。在人生的天平上,你要么是砝码,要么是需要衡量的物质;在冶铁的作坊里,你要么是铁砧,要么是铁锤。这两个斩钉截铁的比喻其实并不严密。蝙蝠见到老鼠时说:我是你们的同类。蝙蝠见到燕子时说:我也是飞鸟。但蝙蝠终究被生物学家归到兽类里,它终究不是鸟。但蝙蝠终究能够像鸟一样在夕yang里、甚至在暗夜里飞翔,并因为名字的关系,被中国人视为吉祥的象征。在不得已的时候,它还是把自己说成是鸟——这就是我这样的小说家对理论的态度。
二、小说理论的尴尬
毫无疑问,小说的理论是小说之后的产物,在没有小说理论之前,小说已经洋洋蔚为大观。最早的小说理论,应该是金圣叹、mao宗岗父子夹杂在小说字里行间那些断断续续的批语。gen据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这些批评文字与原小说中铺陈炫技、牵强附会的诗词一样,都是阅读的障碍,我是从不读这些文字的。但金圣叹们批评得津津有味,后代的小说理论家们也从这些文字里发现了最早的小说理论与小说美学。由此可见,小说理论开始时与小说家毫无关系,也与绝大多数读者没有关系。批评小说的金圣叹们首先是读书入迷的读者,心得太多,忍不住批批点点,这行为起始纯属自娱,但印到书上,xing质就转变为娱人,就ju有了指导读者阅读欣赏的功能,倘若这读者中有一个受他的启发,捉笔写起小说来,那么这些批评文字便ju有了指导创作的功能。所以,小说的理论产生于阅读,小说理论的实践是创作。最纯粹的小说理论只ju备指导阅读和指导创作这两个功能。但现代的或者是后现代的小说批评,早已变成了批评家们炫耀技巧、玩弄词藻的跑ma场,与小说批评的本来意义剥离日久,横行霸dao的新chao小说批评早已摆脱了对小说的依存关系并日渐把小说变成批评的附庸,这zhong依存关系的颠倒,使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变成了几乎互不相干的事情,小说已变成新chao批评家进行技巧表演时所需要的daoju,这zhong小说批评的强烈的自我表演yu望和小说创作渴望被表演的yu望,就使得bu分小说家变成了跪在小说批评家面前的齐眉举案的贤妻,渴望被批评,渴望被强jian。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zhong自成了ti统的时髦小说批评终究会因其过分yang春白雪而走向自己的反面;而返璞归真的小说批评会因其比小说更朴素的率直与坦白永远生存下去。新chao小说理论cao2作方式是:把简单的变成复杂的、把明白的变成晦涩的、在没有象征的地方搞出象征、在没有魔幻的地方弄出魔幻,把一个原本平庸的小说家抬举到高shen莫测的程度。朴素的小说理论cao2作方式是:把貌似复杂实则简单的还原成简单的,把故意晦涩的剥离成明白的,剔除人为的象征,揭开魔术师的盒子。我倾向朴素的小说批评,因为朴素的小说批评是既对读者负责又对小说负责同时也对批评者自己负责,尽guan面对着这样的批评和进行这样的自我批评是与追求浮华绮靡的世风相悖的。
三、小说究竟是什么
ba尔扎克认为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是人类jing1神的最高综合,普鲁斯特认为小说是寻找逝去时间的工ju——他的确也用这工ju寻找到了逝去的时间,并把它物化在文字的海洋里,物化在"玛德莱娜"小糕点里,物化在繁华绮丽、层层叠叠地对往昔生活回忆的描写中。我也曾经多次狂妄地给小说下过定义:1984年,我曾说小说是小说家猖狂想象的记录;1985年,我曾说小说是梦境与真实的结合;1986年,我曾说小说是一曲忧悒的、埋葬童年的挽歌;1987年,我曾说小说是人类情绪的容qi;1988年我曾说小说是人类寻找失落的jing1神家园的古老的雄心;1989年我曾说小说是小说家jing1神生活的生理xing切片;1990年我曾说小说是一团火gun来gun去,是一gu水涌来涌去,是一只遍ti辉煌的大鸟飞来飞去…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有多少个小说家就有多少zhong关于小说的定义,这些定义往往都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都ju有模糊xing因而也就ju有涵盖xing,都是相当形而上的,难以认真对待也不必要认真对待。高明的小说家喜欢跟读者开玩笑,尤其愿意对着喜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评论家恶作剧。当评论家对着一个古怪的词语或一个莫名其妙的细节抓耳挠腮时,小说家正站在他shen后偷笑,乔伊斯在偷笑,福克纳在偷笑,ma尔克斯也在偷笑。
我无意zuo一篇shen奥的论文,杀了我我也写不出一篇shen奥的文章。我没有理论素养,脑子里没有理论术语,而理论术语就像屠夫手里的钢刀,没有它是办不成事的。我的文章主要是为着文学爱好者的,我的文章遵循着实用主义的原则,对村里的文学青年也许有点用,对城里的所有人都没有一点用。
剥掉成千上万小说家和小说批评家们给小说披上的神秘的外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小说,就变成了几个很简单的要素:语言、故事、结构。语言由语法和字词构成,故事由人物的活动和人物的关系构成,结构则基本上是一zhong技术。无论多么高明的作家,无论多么伟大的小说,也是由这些要素构成,调动着这些要素cao2作,所谓的作家的风格,也主要通过这三个要素——最主要的是通过语言和故事的要素表现出来,不但表现出作家的作品风格,而且表现出作家的个xing特征。
为什么我用这样的语言叙述这样的故事?因为我的写作是寻找失去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