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环,岳飞就被环死了。第三环怎么环啊?岳飞跟张宪说:“我跟太祖爷一样,都是32岁当节度使。”咱先不说岳飞说过这话没说过,就算说过,很得意嘛,了兴了嘛。你看“太祖皇帝32岁当了节度使,我也32岁当节度使”我敬仰前贤,我崇拜太祖皇帝。我取得他今天这样的成就,我
到很
兴。可是这仨事要连起来看呢?这三句话连起来听,
骨悚然啊,
骨悚然。“国家没救了,皇上不修德。”第一个“国家没救了”指着那皇上不
岳飞一腔血,
忠报国,忠肝义胆,天地可鉴。然而,昔日的百战名将如今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再也不能上阵杀敌了,只能是填词一首聊以自
。岳飞本以为自己辞去官职,退
朝廷就会相安无事,但是秦桧等人岂能善罢甘休?接下来他们又想
了更坏的主意来对付岳飞。
第一条罪名。说岳飞在某年某月某日,可能就是朱仙镇班师之后,怀恨在心,在军营当中公开放话。岳飞说过这话:国家没救了,皇上不修德。本来能够收复失地,直捣黄龙,结果你十二
金牌班师,国家没救了。这话要传到皇上耳朵里,了得吗?“指斥乘舆”啊“乘舆”就皇帝的尊称嘛。你敢直接指拆当今天
,他岳飞敢公开说:国家没救了,皇上不修德。你不是找死,这是什么呀?至于这话是不是岳飞说的,岳飞在什么时候说的,无从考证。
另外说第二件事,说岳飞还有一个足以置他于死地的第二件事。在朱仙镇班师之后,岳飞很苦闷,置酒,跟几个心腹喝酒,散发自己中的苦闷,借酒浇愁。岳飞就问张宪:“这天下的事应该怎么办啊?”张宪回答:“您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你说岳飞跟张宪喝酒,边上谁听见了?谁听见了?那他们俩的对话传到谁的耳朵里了?岳飞下一句又说了什么,甭
,意味
长,是吧!“天下事怎么办啊?”“您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你们俩什么关系啊?上下级关系,手握重兵的武将,你想怎么办呢?这是第二件事。这件事摆在这儿“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一环
一环。
这个时候,大网已经罩下,屠刀已经,闪亮的屠刀已经
鞘了。秦桧这帮人给岳飞罗织罪名。罗织罪名,他怎么罗织呢?三条罪名,这三条罪名,条条可以置岳飞于死地。
万俟卨为什么要弹劾岳飞?这个“宁得罪君,不得罪小人”万俟卨是个典型的小人。岳飞什么事得罪了他啊?太简单的一件事了。岳飞当年宣抚京湖的时候,在鄂州祝捷的时候,万俟卨是当地的提刑官。他是文官,
司法的提刑官。据说,他每次去见岳飞的时候,是赶上岳飞正忙啊,也不是岳飞心情不好啊,还是怎么着,反正每次他去见岳飞,说岳飞很看不起他,对他很轻蔑,他就怀恨在心。也许他自己这么
觉的,我们知
尤其岳飞对文人是很礼贤下士的。这一次他可逮着机会报复你了,于是他就上表弹劾岳飞。不但他弹劾,他还找了一个爪牙,俩人一块儿上弹章。他一上弹章,就有人告诉岳飞了,说现在有人弹劾你。岳飞一看,坏了,有人弹劾我,大势已去。岳飞怎么办呢?只好是以退为
,就是安生保命,学韩世忠。所以,岳飞
上就跟朝廷上表,辞去一切职务。甭
是枢密史,是少保,所有的虚衔实衔我都辞了。
朝廷下旨,让岳飞充万寿观使“提举万寿观”一般宋朝的大臣退休致仕,皇上靠什么来养你呢?就让你去提举一座观,
观的名誉住持。因为宋朝咱们前面讲过,徽宋皇帝极其崇
,其实再往前倒,第三代真宗皇帝就崇
,所以经常有宋朝的官员是
观的名誉住持。岳飞就
这个,提举万寿观。岳飞已经知
形势不好。当年在削职闲住的时候,他就曾经写过一首小词叫
《小重山》,这首词是这么说的:“咋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我们看跟“怒发冲冠,凭栏
”完全两
不同的心境啊。“
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大英雄末路的那
觉,很无辜啊,那
觉。
他不会拿这个当事。然后,有的史家说,因为什么呢?因为张俊找到了一条足以置王贵于死地的,握住了王贵的这么一个把柄。后世史家就在研究,到底这个把柄是什么?到现在为止,没有研究个结果来。反正王贵
了,背叛了自己的老上级、老长官、老恩师,父兄一般的岳大帅。王贵一
,岳飞可就真的是在劫难逃了。然后,另外还找了一个对岳飞怀恨在心的
将,叫王俊,找了这么一个人。王贵、王俊,二王联名告岳飞,他们俩告岳飞谋反。他们俩告岳飞谋反,问题是得有人弹劾岳飞啊。谁
来弹劾岳飞呢?岳王坟前面那四尊铁像的又一尊,就是万俟卨。这个人是个文官,万俟卨他
弹劾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