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 第十四章柳宗元(5/7)

第十四章柳宗元(5/7)

“请问,师父——”是男人的声音。

空海与逸势转身望向出声之处。

该处站着个男人。他长得一副正直坚毅的模样。

男人一边微笑一边走近两人。

“原来真相如此。太令人惊讶了。我看到了飞上天的蛇,以及放进袖口的蛇,到底哪只才是真蛇?我可想了好一会儿。”“两只都看见了?”“不错。您刚刚所做的事,真让人一扫心头闷气啊。五坊小儿的行径,我早已忍无可忍了。”说毕,他慌慌张张地行礼道:“真是失礼,在下还没自我介绍。敝人名叫子厚。”“在下空海。”“在下橘逸势。”’空海与逸势也报上名来。

“大名听来很陌生。两位是唐国人吗?”“不。敝人是倭国的留学僧。”“我也来自倭国,是来学习儒学的留学生。”两人一前一后回答。

“空海先生唐语说得很好。”“不,要像贵国人那样流畅,还差得远呢。”“此事姑且不提,方才你们不是在找吃的吗?”“是啊。不过没吃成。”“若是如此,前面有间酒楼,是我的友人所开设。我们就在那儿一道吃顿饭如何——”空海与逸势应邀,随同子厚走进“青山酒楼”

在这家店里,空海与子厚展开了对话。

“空海先生,您怎么看现今唐国的政治?”子厚问。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那我这样问好了。您觉得这国家的百姓幸福吗?”“这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比起我住过的倭国,唐国——不,长安城可说先进许多了。以倭国生活水准来看此地,百姓多半很富裕。拿贵族来说,长安贵族和倭国贵族,其奢华程度简直难以相提并论。不过——”“不过,生活水准高跟是否幸福,那又是两回事了。”“没错。”“现在唐国百姓正处于疲弊之际。百姓苦于沉重赋税,贵族依旧是贵族,他们只求明哲保身,自谋出路,根本无暇顾及老百姓。”“是的。”“我一直在想,大唐盛世是否已过去了。如今只剩洛阳和长安,仍残留华丽的气息。可是,实情却如您刚才所见到的景象一样。”子厚用字遣词,似乎理智胜于情感。

然而,他那理智的内面,却又隐含着某种苦闷的情感。

“如果有机会…”子厚说。

“机会吗?”“对。我想,如果有那样的机会,我可以让这国家比现在好一点,或许只能稍好而已,但比起现在,百姓应该可以更容易安居乐业一些。至少,若有机会能为此事全力以赴,我一定会满怀欣喜.奉献出我这条命——”‘几杯酒下肚,略显多话的子厚,倾吐满腔热情地说道。

“如果有机会——”空海、逸势与子厚交谈了好一阵子,有时讨论唐国时事,有时谈诗说文,也提到了倭国的种种。

趁着酒兴大发,他们呼喊店家拿出砚、墨,准备纸、笔,子厚一挥而就地写起诗来。空海也和诗回赠。逸势见状,竟也罕见地拿。

起笔,绞尽脑汁地作起诗来了。

倭国一片云他以此句起首,以“清风虽吹尽,我志无尽期”结尾,是首利落飒爽的好诗。

子厚震慑于空海与逸势的字迹笔势,尤其空海诗句的精湛文采,令他毫不吝惜大声赞赏。

不久,三人在酒楼前分手。

“百姓的幸福…”空海望着子厚背影,喃喃自语“思索何事是幸福,真是个艰深的问题啊。”“怎么说呢?”逸势问。

“因为人的欲望无边无界…”“胸怀大志的生活方式,其实也很严苛…”“嗯…”听了空海的话,逸势似乎觉得恰恰说中了自己的某部分,同意地点了点头。

【七】柳宗元,字子厚。

中唐时期的文人代表。

其祖先来自河东,亦即日后的山西省。

柳宗元家族已在长安落地生根数代了,他本人也土生土长于长安。

他生于大历八年癸丑(七七三)。比同时期文人韩愈小了五岁。

刘禹锡曾在《柳宗元集》的序文称:“子厚于贞元初,即以童子而有奇名。”“贞元初”的贞元元年(七八五),柳宗元不过十三岁,那时起他便享有“奇名”也就是说,他的存在备受瞩目,序文如此记载。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