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宴之客
【一】月亮出来了。
抬tou看,明月已升至飞霜殿上的天空。
是一lun满月。
宛如宝玉的月亮,浮现在春天罕见的碧澄天际。
四把篝火在铁笼中烧得一片通红。
月影笼罩整座华清gong,明亮得即使没有灯火或篝火,也可看见鱼儿在池面上tiao落。
石feng之间已冒出nen绿春草的石板上,铺着来自胡国的绒毯。这些华丽的波斯绒毯,是空海向ma哈缅都借来的。
总共有三块波斯绒毯。
这儿坐着四个人。
远渡重洋的倭国留学僧沙门空海。
同样来自倭国的儒生橘逸势。
官拜校书郎的诗人白居易乐天。
胡玉楼艺ji,绿眼碧眸的玉莲。
此四人,彼此对望围坐一圈。
乐师和厨师都到山下村落去了。
大猴、子英和赤,也随乐师和厨师等人下山。
任务完成之后,一行人还会折返原地。
美酒佳肴均已备妥。
ju大的瓷盘上盛着蒸煮炒炸的ji、猪、牛rou、青菜,包括燕窝在内的各zhong山珍海味纷列杂陈在席间。还有,空海请托李老人找来的荔枝。
酒杯同样各随己意,听凭取用。
空海取用的,是来自波斯的琉璃杯。
逸势拿的是夜光杯。
白乐天则是玉杯。
乐师们还留下了若干乐qi。
一把笙。
一把五弦月琴。
一把琵琶。
一组编钟。
玉莲忙着为大家斟酒、夹菜。偶尔还抱着月琴簌簌弹奏。
众人缓缓喝着酒。
几杯下肚之后,逸势双颊已微泛红yun。
“空海先生。”白乐天右手握住玉杯,唤dao。
“是。”空海手拿琉璃杯,望向白乐天。
白乐天的脸上,摇晃着篝火燃烧的光影。
“本来是我邀您来这儿的,当时,完全想不到会是这个样子。”“您觉得如何?”“与您在这儿连夜对酌,真是愉快哪。”白乐天嘴里han着酒,慢慢地品尝着。
“今晚,会发生什么事吗?”白乐天问。
玉莲上前,为白乐天已空的酒杯斟满酒。
“不知dao——”空海仰首向天,用像是叹息的声音说dao:“或许会发生。也或许不会发生。”随后,视线又移回到白乐天shen上。
“不,不guan会不会发生,我都无所谓。”“——”“刚才,从您那儿听到了匪夷所思的怪事。”“是的。”“真没想到,会听到贵妃其实不曾死在ma嵬驿,还在华清gong苏醒过来的事。没想到此地曾发生过这等事——”“说来,玄宗和贵妃的一切事端,均始于此华清gong。”“如果说,两人在华清gong度过最幸福惬意的日子,他们共同的日子也是在华清gong结束的。那么,在此举办宴会,该是再合适不过了。”“所谓结束,是指五十年前的旧事吗?还是我们此时…”“我也不知dao。”白乐天静静地摇tou。
“虽然我刚刚说过了,玄宗和贵妃两人最幸福惬意的日子,是在此地度过,不过…”“不过什么?”“贵妃果真拥有过这段幸福的时光吗?”“你认为呢?”“我也搞不清楚。我只知dao——”说到这里,白乐天像是在寻找适切的字眼而停下话来。
“你知dao什么呢?”“不,我不是说我知dao什么,但我感觉,所谓执笔为文,真是件罪孽shen重的事。”“——”“像贵妃——杨玉环这样的女xing,她究竟过得幸不幸福?他人不得而知。连她本人也可能不知dao。空海先生也罢、逸势先生也罢,回首自shen的往事,到底幸或不幸,你们能回答得出来吗?”经过白乐天如此一问,逸势摇tou答dao:“我不知dao。”“我所想写的正是那些不得而知的事。对照贵妃生前,我所要写的这些事,感觉自己真是罪孽shen重。”白乐天望向玉莲,搁下酒杯说:“请拿笔来——”一旁早已备妥笔墨。
白乐天默默地磨起墨来。
其间,谁也没有开口。
空海和逸势,han酒在口,静静凝望磨墨的白乐天。
只有玉莲弹奏的月琴声簌簌响起。
过了一会儿,白乐天自怀中取出纸张,手上握住沾了墨zhi的笔。
白乐天左手拿纸,写下了一些文字。
四周牡丹缭luan盛开。
蓝色月光倾泻在牡丹花上。
然后——“好了。”说毕,白乐天搁下笔。
手持纸片,自顾自地yin哦起来。
声音低沉苍劲。
玉莲即兴弹奏月琴,应和着白乐天的yin咏。
两鬓千jing2新似雪,十分一盏yu如泥。
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yin到日西。
白乐天的声音在月光中朗朗向上飘升。
两鬓发丝,干gen翻白似雪。
饮酒满杯,我狂醉如泥。
痴癫迷醉,又呼引出我心中的诗魔。
午后引吭悲yin,直到日落西山。
其诗大意如此。
当白乐天的yin哦声停止之时“唔…”逸势发出不胜感慨的声音。
此诗,宛如白乐天shen已老去的自况。
不久,白乐天再度握笔。
继续在纸张上沙沙走笔。
掩藏在白乐天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