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人告诉过托马斯:这位专程陪同他进行俄罗斯之旅的谢苗诺维奇副局长老家就在莫斯科。
果然,50岁的谢苗-谢苗诺维奇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表情,他亲热的拍了拍托马斯的胳膊,说:“亲爱的莫兰特博士,你今后就叫我谢苗好了。参观完普希金故居,我们下一站该去红场旁边的库姆百货商场了,那可是莫斯科人的骄傲,俄罗斯最大的商场,什么都有。”
托马斯回头看了眼诗人当年曾经住过的房子,想起来自己此次来俄罗斯还有个附带任务:考察俄罗斯的战争潜力――虽然他最不爱逛商店,于是就郁闷地转过脸回答:
“好吧,我正想买点俄罗斯工艺品给我英国的朋友。”
你其实在英国没有什么朋友!托马斯心里在对自己说。事实上,他在心理上早就承认自己是被流放到俄罗斯来做这次旅行的!
托马斯还记得戴维-高邓给自己打招呼的那天那种尴尬的表情,其实托马斯已经听到了传闻――据说这位威廉-华伦道夫是某位阁下的好朋友,戴维-高邓准备用自己现在这个处长的位子,换取某位阁下全力以赴支持自己担任内阁会议情报助理官一职。托马斯知道这个位置对M先生而言是一直梦寐以求的。
托马斯已不记得当自己用讥笑的表情同意交出手中的总管一职,继续专职坐海外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的位置后,不好意思的M先生在谈话最后承诺的那些将来的回报。托马斯在出门后就将这些承诺全部抛到了脑后。还好,托马斯在圆点的办公室没有被收回,继续保留。新来的圆点总管威廉-华伦道夫的办公室是原先詹姆斯-布来恩教授用过的那间。威廉-华伦道夫到任以后,对托马斯倒是还算客气,恐怕这和他明白自己这个位置本该是属于托马斯-莫兰特的也不无关系。
对于这个传闻中迟早继任戴维-高邓职务的华伦道夫先生,托马斯倒是没有什么情绪,因为他心中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来得及将圆点重要的驻外人员,特别是圆点在北京和美国的潜伏人员资料搞到手,这些资料都是由M先生亲自掌握的。但是托马斯相信只要再给自己2个月的时间,自己还是能够隐蔽而安全的将这些重要情报交给北京方面的。
可惜,托马斯刚刚做了不到1个月的总管,就得回去做他的情报分析。而且在11月上旬,威廉-华伦道夫先生到任后第3天,大臣阁下突然向圆点提出要求:要求圆点紧急派遣重要官员去俄罗斯进行情报交流,并通过圣彼得堡再去上海继续下一个类似会议。大臣阁下要求所派官员除了和盟友们交换重要情报,商议协调今后的情报合作事宜外,还要对这两个协约国大国继续战争的潜力和决心做出判断。责无旁贷,这个任务落在了托马斯-莫兰特博士肩头。托马斯绝对明白这是个政治圈套:把自己支开一阵就是为了在圆点巩固威廉-华伦道夫的地位,以确保将来有一天威廉能顺利接替戴维-高邓,做圆点下一任的M先生。
谢苗-谢苗诺维奇拽了拽正在发呆的托马斯胳膊,博士抬脸看去:一辆挂着莫斯科警察局牌照的1908年款的德国BENZ汽车已经停在了街对面。一名上身套着便装,却刻意穿条警裤的壮汉从副驾驶位置上跳下车来,恭敬地向他俩招招手,接着右手伸到上衣下摆内,用警惕凶狠的眼光扫视着街道,左手伸出去狠狠地冲街道上的车辆劈了劈掌。街道上的马车夫们看见路边那辆汽车的车牌还有车旁壮汉的手势,都急忙勒停马车,拉下车闸,带着敬畏的表情耐心等待这两位身穿高档皮面大衣的男人过马路。在谢苗的陪同下,托马斯低下头小心地踩着街道上罩着一层薄冰的残雪――刚才他在进普希金故居前可是摔过一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