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重生之大发明 > 353缓慢转变(2/2)

353缓慢转变(2/2)

以北京为心,周围驻扎了三个师的兵力,原属三党的各一个师,而在周围,山东、东北、山西、蒙古这些地方,至少还有十个老华夏师在攻城略地。

因为唱片和音乐盒不同,他的声音更大,能放不同的声音,能将声音记录下来,等听说了留声机的作用,国士院一下就轰动了。

沈葆桢依然还是产业尚书,这一次他要面对是五个省,以及不久后的九省一,可以统筹的资源变得更多,但福建、广东,包括上海的产业优势已然非常明显,其它省份也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只能以这几个地方为龙,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

产业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勘探矿产,原本南方的几个省资源都不是特别丰富,如今有更大的地盘可以发挥,商人们自然不甘寂寞。

虽然说这时候的唱片、播放机、扬声的品质都是差得一塌糊涂,但是当一个盒中响起音乐的时候,大家都愣住了。

在一些人密集地区,各村镇的广播网络被连接起来,就成为了一张更大的网,叶枫组织了一个广播电台,制作节目在广播里播放。

而其中发挥作用最大的,却还是不起的有线广播。

直属营和队,大概是两万五千人左右,也就是给湘淮军十万兵额。

好在研究人员对电磁转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而迪生也早就被设在国的研究分网罗到旗下,所以将两项成果一结合,虽然电磁留声机还没搞来,胶质唱片机却很快投了使用。

而在叶枫的规划中,以徐州为心的铁路还应该向湖广延伸,连接武昌、重庆、成都,成为一条东西方向的大动脉。

浙江、上海的铁路也顺利联网,并且在向江西、福建延伸,另外一段连接苏福,而在江北省合并以后,海州通往徐州的铁路就可以通过安徽连接南方的江都,向北经山东、天津直达北京,这将是华夏规划中的首条纵贯南北的铁路动脉。

对于湘淮的保守,叶枫的策略就是只要他们不添就行,用速的发展拖垮他。

这个时代还缺乏录音设备,不过就在叶枫让研究人员研究磁记录电的时候,远在国的迪生却搞了锡箔留声机,让叶枫的先见之明在这个项目上失去了先机。

太平军在广东、福建、江西地军队和捻军都同意接受联盟地整编,都督府和兵联合提军事整编的议案,遭到儒党地反对,儒党是担心整编中会失去对军队的控制权。

结果这次整编还是在原定的十个军中行,只不过经过这次整编,湘淮军的实力更加显得薄弱,虽然也有十几万人,但肯定无法和这十个军二十几万虎贲相比,就算是原太平军、捻军整编来的那几个师,至少也都是百战老兵,优中选优挑来的。

而工商业要发展,通是必须要考虑的,这个时代最方便的无疑还是火车和船,上海、福建、台湾的造船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

儒党英人对于铁路的修建和产业发展虽然也有疑虑,但总上还是抱着支持的态度,因而在政府层面推行得还算顺利,当然起来,涉及到迁祖坟、破坏风这样的事情,理起来也相当麻烦,还好在文宣控制的报刊的引导下,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使用这唱片,用专门的设备就可以将声音录制下来,然后通过针式唱片机播放,当见到这个产品时,叶枫并不觉得有什么,他就录了一段音乐,然后拿到国士院上播放。

有线广播虽然直接广播的距离较短,网络建设成本太,但是这东西用起来很方便,就算是儒党也觉得有了这东西,宣传教化起来会更方便,也大力支持建设,而地方上不少村落城镇都主动发起购买,搭建小型的广播网络。

第一次联盟会议结束以后,不李世贤担心什么,他还是没有选择地前往北京上任,在传统的古都中,南京在洪秀全手中,还不属于华夏,而黄河域的西安、洛、开封都已经不复繁华,不怎么说,还是北京最适合作为新的联的首都。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