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后,杜如晦在李世民耳边小声地说着什么。
“此言当真!”
李世民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杜如晦重重地点了点头。
“依卑职看来,此事无虚,过一阵子,还会有信使快马报来!”
“如此甚好!”李世民脸上掠过一丝欣喜,不一会。他转过身,面向帐内诸将,高声吼道。
“众将官,听我号令!全军出击!”
李世民之所以改变初衷率军出战,乃是因为他从杜如晦那里得到了一个天大地好消息,如果,那个消息确实的话,宋金刚的确已经走投无路了,胜利的契机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虽然,自从浅水原一役被西秦霸王薛举打得一败涂地,士卒死伤十有六七之后,李世民用兵就越发谨慎了,这也是他能够按捺住年轻人地热血和好胜之心,在柏壁与定杨军对峙,任凭宋金刚多方挑衅和激将,依然坚守不出,坚持既定战略地原因之一。
不过,李世民终究是李世民。第一次浅水原大战战败之后,他用兵虽然变得谨慎了,却并未因此而变得胆怯,不然,也不会有第二次浅水原大战的一雪前耻,纵然,那个时候他地对手由老子薛举换为了趾高气扬的儿子薛仁果,使得他得胜后的感觉显得不是那么完美。,然而,从某种角度出发,这也证明了他是一个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在失败中沉沦的人物。
虽然。在和定杨军宋金刚的对峙中。他为了避免和定杨军正面交锋不得不采取消极的防守战略,然而。一旦看到了胜利地机会,他仍然敢于下令全军出动,正面和擅长野战的定杨军交锋。
杜如晦带给李世民的好消息来自于北面的李秀宁部,就在几日前,李秀宁集结部众,在张难堡(今山西平遥西南)袭击了定杨军运送粮草的部队,斩杀了运粮官黄子英,占领了张难堡,截断了汾水东岸宋金刚大军的粮道。
宋金刚大营的粮道原本有两条,一条在汾水西岸,由晋阳沿汾水经浩州东侧进入雀鼠谷,然后,途径霍邑等小城进入临汾,来到宋金刚大营,这条粮道由于路都随着汾水而行,极为方便,宋金刚大军的补给一直以来都依赖于它。
然而,李世民在柏壁扎营,阻挡宋金刚南进和西向的通道后,并未像他前面地统帅裴寂那样胆小怯战,只是固守营寨,采取完全消极的防御措施,李世民在采取防守战略的时候,如同绵里藏针一般,他一直在暗中布局。
于是,这才有了刘弘基率领两千精锐绕过定杨军大营北上,由隰州(今山西隰县)奔浩州(今山西汾阳)的具体战术,当刘弘基和张纶,李仲文等被定杨军击散的唐军残部合流,占据浩州之后,他们就多次率军出击定杨军的粮道,使得前方宋金刚大军的补给转运不及,陷入了缺粮的困境。
浩州被唐军占领,对刘武周和宋金刚来说都是难以容忍的事情,因此,盘踞在晋阳的刘武周才多次派大将张万岁去攻打浩州,想要将浩州重新夺回来,然而,由于定杨军地军纪败坏,在河东并不能得到当地乡绅以及豪族世家的支持,就连平民百姓也对其极其反感,常常心念李唐,故而,在浩州子民的支持下,刘弘基等人多次击败张万岁的攻击,定杨军的粮道也就一直无法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