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唐朝吴老二 > 第一百一十九章论政下(2/3)

第一百一十九章论政下(2/3)

李诵的第三个建议也是和人才的路有关系。不过这个建议系太大,李纯躲到了背后。而对李纯提这个建议的人又偏偏是李诵派去的。所以这事情有。将军王承元和布衣柏耆建议扩大授勋的范围,不但文武官员,就是其他事情的,只要能有一定成就,就授予爵或者男爵之类低等爵位。这事情也不是没有先例,比如曹霸,只是个画家,因为画画得好,就被玄宗授予了将军的职位。以此类推,凡是诗写得好的,画画得好的,书法好的,经商成功的,乃至来的,养猪养的的,机关造的好的,都可以被授予爵位。此议一,果然引起了轩然**。明人一看就看王承元和柏耆背后必然有商人的力量,所以反对的声狼一下涨了起来。

是铁打的营盘的兵,官员任期一满或者有调动就会走人,而这些下面的吏却往往不会动。官员大多来自外地,人生地不熟,也多有不熟悉政务的,不得不依靠这些小吏来官。这些小吏大多于私人,时间久了,官府的权力难免被这些小吏控。反正这些小吏是主官和地方钱养活的,李纯建议不如把这些小吏也纳考试录用范畴,一来可以控制这些小吏,二来大唐近二百年积累,人才太多,而官位太少,人才没有路就会心生怨怼,不利于和谐大唐的建设,把这些位置给他们,可以起到团结一大批人的作用。

相形之下,这次经筵中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关于重农和重商的争论。李诵哪里不知那些世家大族的小九九的,当然也没有傻到让自己暗中扶持的新派公然提以商业为国本。在重商派和重农派行了为期三天的全面的、激烈的争辩后,重商派开始行了大踏步的退让。李诵一锤定音

的官员只有区区几千人。靠着这几千人就想理这么的国家,怎么可能呢?在地方上,官员都有自己的助手,比如县有县尉、主簿等,州有别驾、司等,这些都是朝廷委派的辅官。除此之外,各官府还有官员自己聘请的人员,比如刀笔、差役等等,这些人就被称为吏。某些可以开府建衙的地位较的官员,比如节度使,就可以自己建立幕府,保举官员,所以许多铨选落第的士,比如当年的韩愈,纷纷到各地藩镇去的呢?

不用问,这个主意一定是白居易想来的。李诵和其他人一样,都惊叹地长大了嘴。当官是贵清雅的事情,一听说连引车卖浆之的贱民也可以当官,反对的人自然不少,不过真正了解国事的大臣大多表示赞成。李诵遂责成裴垍和他的吏研究去了。

“大唐依然以农为国本,没有农夫,朕都没有饭吃。但是从古至今,通天

总之,这次经筵开的是很成功的,事无细林林总总收罗了各个方面的建议。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建议虽多,李诵想要的关于如何长治久安长盛不衰的讨论却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建议,迂阔书生的建言倒是不少,但是李诵没兴趣听。或许是中兴之象刚刚现,人们还没有把兴趣转移到这个话题上来吧。李诵在经筵结束的时候宣布明年还将展开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而且李诵还说了那句自黄宗羲的“其兴也也,其亡也忽焉”的名言,来引起讨论,而暗中也开始布置一批人来作了。

王承元再三声称爵位的授予是有一定限制的,而且要经过若年的考验和层层评定,仍然有人躲在人后面骂他是逆,胡儿,要求李诵否决这个提议。这次直到李诵拍案,才把桂王李纶挑起的风波给压下去。本着凡是保守派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的原则,李诵把这个提议保留讨论。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