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办到那里。她出宫时,经常是坐着这辆申讼车接受百姓投诉。为了让百姓能够找到她,她走的路线是固定的。一般是按照出云龙门,再转西北入千秋门的路线走,很有规律性。当时的百姓都知道她的这个规律,所以有些真有冤枉的百姓只要按时在这些地方等待,见到申讼车时上前喊冤,就可告状了。有些简单的案件,太后在申讼车中就能处理完。如果案子很复杂,一时间办理不完,就把案子转交刑部,命专人及时处理,并报告结果。一时间,百姓无不山呼万岁。
胡太后对大臣们说:“百姓有冤无处申是最苦的事,比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更甚。如果人人都有苦无处申,就会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她下诏命令,朝庭所有大臣都必须及时处理民间冤案,不准积压百姓告的状子。每个官员每年都必须向朝庭报告自己当年处理诉讼的情况,作为官员考察的重要依据。一时间,百姓的冤情越来越少,社会的秩序也越来越好。
胡太后还对官员们说:“我们当官的人不能做一点事就向百姓炫耀,说成自己的功劳,唯恐人家不知道你做了好事。为百姓做好事是我们应该的,反之就不应该了。你把自己的好事说得多了,反倒让人看出你不是为百姓做事的,不然,怎么能做点好事就炫耀?”
元怿很尊重太后和幼主,凡是朝庭的事情不论大小,他总是认认真真的办理好,夜以继日的处理公务。他很善于剖析问题,特别是处事决断。十分明哲,所以朝庭官员都称他为“皇帝的懿叔。”元怿自然更是以天下为己任,竭力匡辅朝政。
因太后崇信佛教,所以天下也有很多人皈依佛门,对僧人更是信以为神。当时有个叫惠憐的和尚,到处给人看病,他用符咒的清水给人喝,说是神水能治百病。有很多人信以为真,纷纷去他那里去求医,多时一天就有上千人。胡太后见他是个和尚,又在给人看病,并且还有那么多的人被他看好了,也信以为真。就下令赏给惠憐很多衣服和粮食,帮助他给人看病。
元怿上表说:“臣听说奸邪妖婬之徒想迷惑大众的时候,都是以正大光明而自居,其结果都是涂炭生灵。去国乱世的。人生有常,病业有因,这是自然常理,而医者正是为这个常理而生的。其符咒之水治病,纯属骗人之举,如此事是真,天下还要医者何用?陛下实在不应任其繁衍滋生,应予尽早制止。”
胡太后听了后也觉有理,对他说:“你提醒得很对,信佛和信人是不一样的。再说,佛家以教化为主,讲究六道轮回,宣传佛光普照,并不是用符治病的。”
从此断绝了惠憐的补给,慢慢地,惠憐治病之风也烟消云散了。
后来,元怿又向太后起奏说:“现在有很多官宦大户私自收储百姓作为自己的奴隶,任意扩大私人势力,而国家却因此减少了税收,这种弊端应予治理。”
太后也说:“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治国底确是应当以”均。和。安“三字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