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时,天上乌云密布,眼看着是要降大雨的架式。刘氏急忙命令全城军民将所有的新旧衣服。布匹。棉被等物,及所有的装水器皿全都拿出来,或悬挂半空准备接水。大雨真的下了起来,人们急忙地收取接来的水,用布绞取地上的水,一点一滴地将雨水收起来,再用瓦罐。器皿等存贮起来。这样,城内的饮水问题解决了,民心安定了,他们一直等到了朝庭大军的到来。最后,刘氏带领城内军民和朝庭援军一起里应外合,打败了梁军,收复了失地。
胡太后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得几乎是跳了起来,她说:“好样的,好样的!朕早知我朝女流决非等闲,刘氏就是榜样。”
她立即下诏,在全国范围内表彰刘氏功劳,又封刘氏的儿子为平昌县君。还令人把刘氏的事迹写成歌,留传全国吟唱,一时成为北魏的美谈。
刚办完这件事,郦道元来到明光殿上表申报:“臣按太后钧旨,为《水经》作注,现已全部完成。本书依据臣自太和十七年公元494年跟随孝文皇帝南巡豫。淮,北巡长城。阴山;后来又按宣武皇帝诏令,在冀。鲁。颖。东荆州等地任职期间所积累的资料和所写的《访渎搜渠》等内容;特别是这次按照陛下懿旨,为写《水经》的注解,走遍南北东西,认真考核了各地水路。水脉和资源分布。人文地理的详细情况,以臣下所积二十余年经验,参考和引用了四百多册有关书籍中的内容后,总结臣一生的阅历撰写而成。现请陛下御揽。”
太后诏令把《水经注》呈上来,早有内侍太监递过郦道元双手捧着的厚厚一摞书稿。太后在丹樨之上略略地看了一下,本书共有四十卷,约三十万字,整理叙述了1252条大小水道和河流,还描绘了这些地方的山川景物。城关人文,以及建置沿革。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神话传说。碑刻遗迹等等。各个方面都描写得文笔绚丽,入神入画,井井有条。
她边看边说好,并在书上钦批:“内务大臣阅后,表印发行,原本由太学院封存保留。”过后,她又详细地翻看了全部的《水经注》内容,看到其中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不仅起身叫好。就连陪她阅读的冯赢等人看过之后,也不仅拍案叫绝。从此,《水经注》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宝库中留下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由于郦道元的才华出众,胡太后诏令,晋升郦道元为黄门侍郎,兼御史中尉。赏赐绢帛五十匹。黄金百两。后来,郦道元的《本志》十三篇,《七聘》等文章也都留传于世,很受文人墨客的好评。
****
接下来又有几件喜事传来,胡太后高兴,便提议要出宫巡视农桑。这是一个闲差,所以有一些平时和太后来往较多的王公夫人。宫中嫔御,公主。世妇等人一齐要求跟着同行。太后全都答应了她们。一下子竟有数百名夫人。小姐和嫔御跟着出宫。再加上宫女。卫士。侍从和载人的车马等,真是个浩浩荡荡。花团锦簇的队伍。
队伍出宫后缓缓东行。这花的车。锦的马。仙子般的人,映射着田野中的一片金黄,丰收在即的景象,还有碧空万里,燕雀唱合。让人不由不驻足观赏,仿佛不小心进入了仙境,遇见了仙人。
他们像百鸟朝凤一样,叽叽喳喳地围着太后。路途走不多远,就已经是公务的巡视办不得了,只好以巡玩为主。太后乐得做了个顺水人情,命将车马转向嵩山。太太。夫人。小姐们边走边玩,车队像蜗牛一样爬上嵩山的路。但见得山上山下风景优美,寺院和庙宇极多。庙中供奉各有所别,其中神佛不可胜数,甚至一些鬼。怪。妖。狐。牛。蛇。虎。豹也各有祠位。这些信佛信神的女人们见庙便拜,弄得她们无所适从,唯恐漏下一个,会有神佛怪罪。这也拜,那也拜,走不多远竟拜了数十个庙门。这样下来,可苦了这些每日养尊处优的娇人儿,一个个狼狈不堪,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