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寻找机会篡政,可始终没能找到。也没敢害死胡太后,更不敢对小皇帝有所举动。
大臣们之前还要看元叉的眼色说话,后来也就顾不得他,谁也不敢不说真话或有所隐瞒了。特别是有些对元叉不满的人正好借这个机会,不再像以前那样凡事必向元叉汇报,开始绕过元叉,直接面奏皇上。但是,朝庭常常发布一些有明显错误的诏令,下边官员也只好执行。这时,元叉反倒在旁看热闹,出小皇帝的笑话。
一晃,胡太后被囚北宫已经四年,外面消息一概不知。自神龟年间,把冯赢放宁归家,太后的身边再也没有一个能与她说得上话的人。虽然身边有几个宫女,都是被前宫厌弃发配过来的。有时她们也当着太后的面发几句牢骚,可她们都不能理解太后的心。就是和她们闲唠几句,也多是不着边际的语言,对胡太后处境的缓解全然无济于事。
有时,几个宫女想为胡太后出口怨气,结伙吵嚷说要冲出宫门,以此威胁刘腾。都被刘腾置之不理,或用更多的卫士挡了回来。没有办法,这几个宫女便每天陪着太后闲聊,听太后讲经说佛。
有时宫女问太后。“这等日月何时是头?”
太后无表情的说:“只要皇上平安,我的性命如何都不重要。”
她常常闭目静坐,彻夜不动,有时口中念念有词。有些宫女好奇,偷偷听她叨唠些什么,也不外是些佛经或保佑魏主的言词。
自从封闭北宫以后,刘腾派亲信太监刘思逸在北宫专门监视胡太后。这人开始时很认真,一丝不苟地看着;时间一长,在这安静如息的环境中,倒也乐得自寻逍遥。
一次,刘思逸在宫门视察,正遇上送进一车食物。他见还是没有肉。蛋等食物,只有青菜和粮食,便对外面送菜的太监大骂:“你们都是牲畜怎么的?不知道人吃啥?回头重拿些人吃的东西送来。”
小头目哭丧着脸说:“刘总管只让配这些。”
他又说:“总管糊涂,你们也糊涂?太后是因病退位,为什么不给好吃的?你们这些王八蛋别只顾眼前这点事,别忘了这皇宫是皇上的。”
直骂得送菜太监喏喏而退,还在不停地骂。
也许上天有意和世上的人开玩笑,仅这两年,崔光。元澄。刘腾等人先后病故。这些曾在朝庭叱咤风云的人物,不管他曾做过什么事,是立功还是祸国,现在全都得以善终。由谁评价这些人是好还是坏,是优还是劣?难道人间的结局就是这样的吗?
刘腾死时,出殡队伍中仅干儿子就有四十多人。前来参加送葬的人成千上万,朝中权贵们个个披麻带孝,充满了道路。只是那震天动地。却毫无悲戚的哭号声音让人听着心里十分不舒服,身上直起鸡皮疙瘩。刘腾的丧事办得十分隆重,元叉亲自主持,侯刚前后指挥。让魏国朝野。南北临国。权势之徒无不羡慕以极。
刘腾死后,刘思逸彻底变了个样,他开始主动侍候胡太后的饮食起居。
元叉对待宫中用人,从本质上说,根本看不起阉竖小人;对刘腾不过是因利益驱使,不得不那样维持。对刘思逸这样小宦官的行为如何,他哪里放在心中?元叉偶尔一次到后宫检查戒严情况,不过是像召唤一只狗一样,叫出刘思逸来问问:“太后近况如何?每日做些什么?”
刘思逸见元叉对他一脸蔑视的样子,心中自然产生抵触情绪,便信口答道:“太后每日朝佛,只吃两餐便饭,静坐念经终日,不理他人起居,也不问皇上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