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
很多大臣也纷纷上表,请皇上亲征,都被元翊摇头否决。
*******
一天早朝过后,胡太后和皇上一起退朝回后宫去,太后边走边对皇上说:“我知皇上年纪尚小,能否让我代替你去出征?”
元翊一听便反对地说:“朝庭养那么多的文臣武将,要他们是做什么的,到头来还要皇上替他们去送死?朕才不宠着他们。等他们都死净了,朕再去送死不迟。再说,皇太后带兵出征,古今未有,您要执意出征,岂不是要羞死朕吗?”
胡太后说:“皇上亲征并非让皇上征战,不过是为了发动军兵之心。国以民众为根本,以军队为支柱。其中民与军都有是要由皇上来调动的,现在正是用民出力。用兵征战之时,没有皇上亲自出面是不能如愿以偿的。危难之时,全国军民都在仰目皇上,等着皇上的号令,可这号令只有在战场上才最响亮。”
经皇太后几次三番地劝说,元翊不得不应允去亲征。他曾在朝堂上,当着众臣的面三次答应亲自出征,可是下了朝堂以后就再也没有这件事的音信。
有一次,朝庭下诏明喻朝野:皇帝亲自西征,并诏令京城内外戒严,整装待发。然而到了第二天,宫廷内外依然如故,不见丝毫征战气息。群臣中,很多人都做好了随驾出征的准备,披甲挂刀地在宫门外等了整整两天一夜,却毫无反应地无声无息了。
胡太后原计划皇上出征那天,早早做好准备,亲自举行仪式送皇上出征。她早早就端着御酒,带着宫中侍者,在阊阖门等着皇上出行。直到太阳老高,也不见皇上踪影,她急得重新返回中宫亲自去找皇上。
元翊却说:“现在北方战情紧迫,朕要出征应先北征。”
太后说:“不管西征还是北征,皇上都该出宫上路了。”
元翊说:“出征打仗非同儿戏,北征之事要从容计议,出征之日应须缓行。”
胡太后心知,一定是皇上身旁有人作祟,若非反贼,必是奸细。她心中一阵烦躁,便大声地对皇上说:“皇上这样视国家大事如同儿戏,国人将如何对待国事,如何看待皇上?”
元翊竟不耐烦地说:“皇太后管得太多了。”
魏主言后,甩手而去,把个皇太后自己扔在一边。胡太后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楞了好半天,也不知如何是好。
从心里说,她不想违谬儿子,那是她唯一的亲骨肉,是她在这个经历着无数难言处境的宫殿中唯一的亲人。她的一切是为他而生,为他而准备牺牲自己的。她摇着头,默默地走到太极殿,进到殿里,看见皇上桌案上堆满了未批发的奏章,大多是前方战场告急的文书。她没有别的选择,立即坐在案旁批发文书。
一连两日,太后一人独自在太极殿批阅文书,皇上始终未见面。积压的奏章批完后,她也气得胸火如烧,便带着宫女去找元翊。直到嘉福殿的内庭也没有发现皇上的影子,只有那些懒懒散散的宫女和太监。一个个东倒西歪。半迷半睡,见了太后尚未打起精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