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iconv(): Detected an illegal character in input string in D:\wwwroot\biquzishiying_zhanqun\www.llczs.com\web\inc\function.php on line 612
第五十六章:天竺之殇二(5/6)_龙的力量—南海扬_架空_聚小说

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龙的力量—南海扬 > 第五十六章:天竺之殇二(5/6)

第五十六章:天竺之殇二(5/6)

沿袭了实用主义的传统,以其特有的冷静与务实态度,将其沉重的包袱一个个地卸落,以期与相对衰落的国力和不断下降的国威相适应。英国人争先恐后地从各殖民地撤退,甚至“有时欧洲国家比殖民地的民族主义领袖更急于尽早给予殖民地独立”但是在印度独立的过程中,英国社会之中仍却有相当数量的老人始终对放弃这一大英帝国苦心经营了近2个世纪的殖民地抱憾不已。不过比起那些只会在照片和回忆录中空发感慨的英国贵族来,汉密尔顿公爵和绝对效忠于英国皇室的“嘉德骑士团”则是毫无疑问的行动派,虽然从他们制定这个名为“重返次大陆”的计划开始到最终变成现实,足足用了大半个世纪的时间。

在19世纪英国人之所以可以征服远比自己庞大的印度,其根本原因并非是因为坚船利炮的不可战胜,或是廉价的商品可以摧毁任何的万里长城。而是因为印度当时正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之下—18世纪中期后的印度,虽然莫卧尔皇朝的统治依然存在,但实际其统治地域不超出德里周围,整个印度已分裂得十分细碎,大大小小的独立半独立王公有500多个。较大的国家就有孟加拉,奥德,马拉特联盟,迈索尔,海德拉巴,旁遮普等等。

但即便如此与要征服的对象相比,印度东印度公司的力量仍不足以应付。作为征服者,它要面对的是一个大的国家和远比他强大的军事实力,何况它的对手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如果要一对一的硬拼,东印度公司取胜的机会是很小的。但英国的决策者们对这点认识很清楚。于是公司针对印度实际,采取了多种手段并举的侵略方式。他们插手一王公内争,收买帮培植代理人,以便在发动军事进攻时里应外合。利用王公间的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特别是阻止他们联合抗英。最后再采取直接兼并和建立附属国体系并举的办法,选择几个地区性的大国进行军事征服,以杀一儆百。

正因为如此在征服了印度之后,英国将其统治下分成两部份:一部份由英国直接统治叫“英属印度”而另一部分则是众多的附属国,叫“土邦印度”实行间接统治。这些土邦总计554个,遍及印度各地。英国虽然表面上实现了印度的统一,但却又人为地把分裂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下来,保留众多王公,让他们互相牵制,以保证英国对印度的绝对控制力。

在200多年的分化努力之下,在英国人看来印度已经被从精神上彻底的肢解了。当1947年,当英国人被迫结束其殖民统治时,他们中的观察家甚至作过一个酸溜溜的预言:英国人一撤走,英属土邦一旦崩溃,次大陆很快便会坠入“巴尔干化”的深渊。但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却印度经受住了种种考验,一度成为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地形区大国,且显然比独立时更强大了。在这一点上印度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不能不说让英国人大跌眼镜。

【1】【2】【3】【4】【5】【6】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