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四十一章 一团luan麻(5)
贡院内书生们为了将来的前程奋笔疾书,日月不知之时,外tou已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考场内的八gu文章写得再锦绣繁华,亦同老百姓无甚关系,日脚照样不jin不慢,细溪liu水般潺潺而过。
这日曹氏一翻黄历,知是中秋到了,吃过早饭叫住了亦珍“今日便叫招娣与汤伯去支茶摊,珍儿在家中陪娘亲一起zuo月饼罢。”
亦珍lou出笑容,“是!女儿先去厨房准备,娘亲和汤妈妈慢慢过来,不必着急。”
从小到大,她最爱zuo的事,一是年节时和母亲汤妈妈围在一chu1包饺子,二便是中秋时跟着母亲一daozuo月饼。盖因气氛热闹,材料丰富,母亲与汤妈妈也乐意纵着她跟着一起边zuo边玩。
见女儿一副欢快的表情,曹氏也浅笑起来。等女儿从她屋来出去,到后tou厨房zuo准备时,她收了笑颜,对汤妈妈dao:“珍儿小时候,ding爱跟在我shen后,尤其包饺子zuo月饼,总是她最开心快活的辰光。”
汤妈妈接口“可不是,zuo月饼的时候,果仁儿果脯堆了一桌,小姐一边帮忙团月饼馅儿,一边偷偷望嘴里扔喜欢吃的果仁儿,又怕叫您觉了责罚,便鼓着腮帮子,仿佛松鼠似的。”
回想起女儿不及她腰腹那么高,小小的那么一团,扎着两个圆鬏,大眼生生,偷偷sai几颗松子到嘴里的样子,一时心中柔ruan,又满是怅然“也不知能留在shen边多少时日…”
两人慢步到后tou院子,进了厨房,果见亦珍已凭印象,准备了不少zuo月饼的材料,各色果仁果脯,红枣莲子,南瓜赤豆,林林总总,不下十来个碟子,摊了一桌。
“娘亲,汤妈妈,快看我准备得可都齐全了?”亦珍略略兴奋地问。这全是她凭借往年跟在母亲shen后边zuo边玩时的记忆准备下的。
曹氏走过去细细看了,指点女儿“还需取了落花生磨的油来,黄糖需得隔水,蒸化成糖水方可。”又问汤妈妈“家里可还有现成的枧水?舀一碗出来用。”
汤妈妈搀着曹氏在一旁垫了mao毡坐垫的椅子上坐下来,曹氏摆摆手,叫汤妈妈去给女儿亦珍打下手。“我一个人坐着无妨,你去给亦珍帮个手,免得她手忙脚luan。”
想当年,祖母手把手教她学zuo月饼,一应材料皆由下人准备得了,她只消学着将馅儿料包在醒好了的月饼pi儿里,然后压进月饼模子,倒扣出来即可。便是如此,如何将馅儿料包得均匀,不致从饼pi当中漏出来,压得是否jin实,不致松散,亦令她好一阵手忙脚luan的。
亦珍却无此烦恼。她依言先将一碗黄糖上锅隔水蒸起来,又去自家装用小石磨磨的落花生油的油甏里舀出一碗花生油来。外tou走街窜巷的卖油郎卖的上佳的油,多数都是以胡麻、莱菔子、黄豆、菘菜子榨的,但都不及她们自家拿石磨磨出来的落花生油这般醇且香。
等她舀了花生油出来,汤妈妈亦取了枧水来,清清澄澄的一碗,放在案上。亦珍过去,凑近了嗅一嗅,并无什么味dao“这是什么?”
她zuo点心至今,从未用到过。小时候母亲zuo月饼,应是也用过的,只是大抵看起来与水别无二致,她不曾放在心上罢。
曹氏细细讲与亦珍“这是zuo月饼必用的枧水。乃是用草木灰加水煮沸浸泡一日后,取上清ye而得的。加入饼pi之后,其味甜而不酸,其色亮而不油,其型松而不散。”
亦珍赞叹:“好神奇!”
曹氏轻笑“说起zuo月过来,加多少枧水最是讲究。枧水少了,便容易松散变形;若多了,颜色又易shen重,口感苦涩,极难把握。”
亦珍满心敬畏“想不到小小一块月饼,倒有这许多讲究。”
亦珍又照着母亲教的步骤,先将赤豆红枣莲子等分别洗净了,赤豆红枣各在镬子里用水煮开,红枣一一剥去外tou薄薄的枣子pi,去了内里的枣he,再放进镬子里继续煮,直到镬子里的水收干,这才往里慢慢兑了蒸得的黄糖水与落花生油,一次只加一点点,充分搅拌均匀了,再加一点。如是反复多次,镬子里的黄糖水与落花生油被悉数xi收,再看不出一点点赤豆与红枣原来的样子,这才取出来。等莲子与南瓜隔水蒸酥烂了,搁在小石臼里拿小杵tou细细地碾南瓜泥与莲蓉,分别盛在白瓷碗中备用。
只这点子准备功夫,已经一个时辰用去。
亦珍抹一抹额上的细汗,这时才shen觉母亲的不易。不过是吃两块月饼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