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四十二章 一厢情愿(1)
过了中秋节,乡试三场亦已考毕,官媒6婶再次登门。
汤妈妈忙将6婶延进二门,请到曹氏院子的花厅中,又扶了曹氏出来。宾主落座,6婶开门见山,dao:“夫人托老shen的事,如今已经有了眉目,老shen今日来,特地是同夫人说说这几家人家的,夫人先听听,可满意不满意。”
“烦劳6婶了。”曹氏点点tou。
6婶说了三家人家,一家是县里渔货行的少东家,今年十七岁。因十四岁时母亲去世,守孝三年,耽误了亲事。如今出了孝期,渔货行的东家便给儿子张罗起婚事来。别看这少东家只得十七岁,那捕鱼可是一把好手,大风大狼也不在话下,尤其一点,渔货行家只得这一个儿子,家中除了一位东家后tou续弦的妻子,并无旁的妾室与庶子庶女,人员极其简单。
这第二家人家,乃是县里的一个书生,如今十八岁,刚下场应试,虽说上一科未能中举,但看光景,今科想必定是能中的。他家中有个守寡的母亲,一个小他三岁待字闺中的妹妹,shen边也只有个伺候笔墨的小厮,屋里并无通房丫鬟。
“这第三家人家,不瞒夫人说,家境殷实,人口更是再简单没有,只有东家一人,上无父母chang辈,下无兄弟姊妹。东家二十岁年纪,掌guan着偌大一爿南北货生意。只是…”6婶有些犹豫。
“只是如何?6婶但说无妨。”
“只是…这东家曾经成过亲,妻子刚过门不久,就因病去了。不过人实是个上进肯干的,生意日渐zuo得大了,如今想找个知书达理的zuo续弦,替他guan理内宅。屋里也还算是干净,只得一个从小伺候他的通房抬的姨娘…”
曹氏听了,只微微点了点tou,随后向6婶dao:“此事到底关乎我儿终shen,请6婶容我考虑考虑。也烦请6婶再替我儿看看,是否还有其他合适的人家。”
见曹氏客气,6婶自是无有不应的。
待送走了6婶,汤妈妈从外院回来,气得嘴chun直哆嗦。
“这都给小姐说的都是什么人家?!”她们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人家,也是将小姐小心翼翼chong爱着chang大的。便是没打算攀附权贵,也希望小姐能有一门称心如意的婚事。可是这官媒说的人家,听下来竟是没有一家妥当的。
曹氏轻喟“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好事?又要家中人员简单,又要年纪相当,又要品xing良善…便是真有这十全十美的,也早教人定了去了,哪里就那么巧,偏叫我们碰上了?”
“那也太委屈小姐了!”汤妈妈顿足。
“6婶若是单说这三家如何如何好,我反倒是不信的。”曹氏直言不讳“汤妈妈这几日出门,不妨打听打听这三家人家,我也好心中有数。”
下晌亦珍收了茶摊回来,曹氏将女儿叫到跟前来,也不隐瞒,将晌午官媒来说的三家人家,一一对亦珍说了。
“珍儿怎么看?”女儿已经chang大,且将来毕竟是女儿自己要过的日子,总归要女儿心甘情愿才好。否则心怀怨怼嫁过去,哪里还会顺遂美满?
亦珍微微苦恼地蹙了蹙眉尖。渔货行的少东家,前科不中、家有寡母幼妹的秀才,丧妻有妾的鳏夫…听起来,都不是很妥帖的人家啊。
尤其这最后一家,用句刻薄点的话形容,那正正是有铺有房,父母双亡。嫁过门去就是当家主母,上无公婆需要伺候,下无子女需要照拂,又是家境极殷实的,简直是打着灯笼都难寻的好亲事。可是仔细一想,倘使真这样好,县里得有多少有女儿的人家惦记着啊?
亦珍在自己家中,虽然不曾有机会见识妻妾相chu1,勾心斗角的情形,但汤妈妈时时讲些左邻右舍、家chang里短,多多少少,难免听说过一些。那南北货行的东家,年纪轻轻,娶妻丧妻。便是少年夫妻,情shen缘浅,为逝去的妻子齐衰杖期,守丧三年,如今出了丧期,有意续弦,但他在这三年间,将中馈jiao在由通房抬上来的妾室手里,可见是极信任这位姨娘的。等新妇入门,那姨娘是否心甘情愿jiao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