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嘛,大概三个月前吧。”
2
“她已经康复了吗?”
梨郊说如果那天不用照顾生意也想一起去。于是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
两人一走到布满尘埃的接待室门前,上就有一名护士打开小窗,探
来。
“这个嘛…”
麦人摘下镜,眯起
睛,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
院长是个年过五十的胖,气
很好,红光满面,看上去与这幢建筑很不搭。他拿着一张病历。
护士端详着那张名片,上面印着麦人的真实姓名及医学博士的衔。
诗友会在三结束。分
的人再三挽留,但麦人推说还有其他事要忙,便与青沙离开,坐上了前往H市的火车。从车站到
光园还有六公里,一上
士,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和油菜田,以及远
闪闪发亮的大片沼泽。这一带是
乡泽国。
“有。”院长“她的未婚夫。”
“她写得可勤了。只不过这三个月来一直没收到她的稿件,我们不知她怎么了。”麦人说。
“可是,在那情况下
院,不是让自己活受罪吗?有人来接她吗?”
“请你看一下这个。”院长递病历。
“谢谢你。”麦人说“我们没见过志村小,是因为她经常投稿到我办的俳句杂志,才想来探望她的。”
“这是我的名片。如果院长先生在的话,我想向他请教一下志村小的事。”
“未婚夫?”
“事突然,看来我得
些时间向你们解释一下了。”
麦人和青沙同时一脸惊讶地看着院长。
之后院长微笑着事情的原委。
“院?什么时候的事?”
“请您稍等一下。”
“是的,我们一直对她说是胃溃疡。”院长答。
“医生,也请您代我问候她。”静略低下
说
。
麦人和青沙面面相觑。
H市很近,坐火车只要四十分钟。选在诗友会前后去一趟光园,您觉得怎么样?您亲自去看她,她一定会觉得很荣幸。那天是星期天,我可以陪您一起去。”
麦人和青沙在五月某个晴朗的星期天前往《蒲之穗》A分参加诗友会。A分
属于东京都,不过在
邻邻县的郊区。原本说好要来的梨郊因为要打理二手书市的摊位,临时
约了。
“您这么忙还来打扰,真是不好意思。我们是来看志村小的,不过听说她已经
院了?”麦人说。
“原来如此。”麦人终于抬起来,
上
镜。
“那她现在的住址你知吗?我的意思是,你知
她
院以后住在哪里吗?”
“她本人自然不知这件事啰?”
“那她已经康复了吗?”
光园隐于树林之中,三幢木造建筑老旧不堪,光外表就有一
森
。唯有玄关前的
坛里,杜鹃
像发了狂似的恣意绽放。
“志村幸小?”脸颊瘦削的护士在窗
里偏着
“啊,那位小
已经
院了。”说完盯着两人看。
然后,岩本那边又写了封信来问幸
,幸
也回了信。就这样书信往来三四次后,某天,岩本英太郎竟亲自跑来探望幸
。他三十五六岁,长得一表人才。那次来访他还带给幸
三千圆,亲切地安
“你还真心哪。”麦人笑
,看着青沙的
睛在镜片后面眯成一条线。他是个老烟枪,每次大笑必定会
一
黑牙。“呀,不过我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啊。从A分
去H市确实很近。青沙君如果愿意陪我去的话,我当然荣幸之至。”
“三个月,那不就是志村小离开这里的时候吗?时间
还蛮吻合的。”
“我们是来看志村小的,志村幸小
。”青沙说。(志村幸
系笔名。)
志村幸本名幸
,是个孤苦无依的女人。她
生于四国的M市,
籍也在那里。大约去年时,
光园为院内的患者举办社会
大众募捐,这是该园每年的惯例,报纸都会报
。结果,一位住在东京中野、名叫岩本英太郎的先生寄来五千圆和一封信,信上说他是四国M市人,如果院内有他的同乡,就把这笔钱捐赠给对方,权当
问金。经调查,院内只有志村幸
符合这一条件,于是院方把这五千圆都给了幸
,并将这一结果告知岩本,幸
好像也写了封信向岩本致谢。
“听你这么一说,志村小的枕边确实经常摆着俳句杂志。”院长说。
“呃,这我就不知了。”护士
暧昧的神情。
之后,麦人和院长又互相问答了两三回合,其间掺杂许多德文的医学术语,一旁的青沙完全听不懂。
语毕,护士那张瘦削的脸孔便消失了。到她再度现,带领两人前往简陋的会客室时,已足足过了一支烟的时间。
麦人适时递上名片。
“没有亲人的人,真的很可怜。”
“是的,二月十日办的院手续。”院长看着病历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