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的神情,想来是在回忆燕昭王的时代——那是五十年前的陈迹了。
“天快黑了,田先生,请吧!”
“好,好!渐离,你也来!”
于是,高渐离替荆轲牵着马,追随着策杖徐行的田先生,一行三人,都到了田家。升阶登堂,重新见礼;荆轲才知道田先生名叫田光。更从高渐离的口中知道,上自公卿,下至庶人,都称田光为先生,虽无官职,却享大名。
刚刚坐定,田光又派了高渐离一桩差使:“渐离,烦你到鞠太傅那里走一趟。救一救秦舞阳。”
“是。”高渐离问道:“如何措词?。”
“秦舞阳尚未成年,兼且父母双亡,自幼失教,情有可原。而且,”田光加重了语气说;“此人有血性、有勇力,导之以正,不失为国家可用之才。我的话、你可理会得?”
“我理会得。是请鞠太傅转求太子,赦免了秦舞阳。”
“正是此意。但你不必说破;太子方在用人之际。而鞠武又是太子的师傅,他自然会作安排。”
“是。”高渐离起身又说:“见鞠太傅不容易,只怕要等,若是太晚了,我明日上午再来复命。只是——。他拿眼看着荆轲。
“好,好!你去吧。这里的贵客,我自会遣人送入旅舍安置。你不必操心了。”
“既如此;荆兄,你我明日再叙。”
“请便,请便。”荆轲笑道:“明日我在旅舍恭候,请别忘了,携筑俱来。”
“不会忘。”说着,高渐离作别自去。
田光挪一挪身子,居于下方,将他身边的席子拂了拂,说:“荆兄。请在此坐。”
于是,在客位的荆轲,移到田光的身边,促膝而坐。起先,他还有些矜持;但以田光的神情,十分亲切自然,使得荆轲在感觉上非常舒服,于是谈锋也更豪健了。
他谈一路的见闻,谈列国对于强秦的恐惧和痛恨,也谈他自己的见解,田光那么大的年纪,一直兀坐倾听,毫无倦容。这使得荆轲有着极深的感动。
只有一样不好。他从晌午打尖以后,水米不曾沾牙,这时又饥又渴,而田光既不设饮,又不具食,把个荆轲饿得饥肠辘辘,只不便开口索食。
而田光根本仿佛不曾想到,依然殷殷垂问,纵谈世事,几乎已到了午夜;荆轲饿得头昏眼花,额上直冒虚汗,同时却又不能不极力应付谈话。越发苦不堪言。
想一想,他捉住交火中的空隙,开口告辞:“夜深了,
只怕田先生该安置了…。”
“不,不!”他的话没有完,田光便抢着打断,一手捉住了他的臂,
“足下清言妙思,足以驱倦。让我再好好请教。”
这一谈,又谈了许久。荆轲再一次告辞,仍旧为田光极力留住;到了第三次再留,荆轲可有些忍不住了。但转念一想,既已到了这地步,索性拚着挨一夜的饿,作个通宵长谈,倒要看看谁耗得过谁?
一起了这赌气而又略带恶作剧的心思,说也奇怪,腹中反不觉得怎么饿了。整顿精神,重拾话题!越发显得神采发扬。
就这时,出来一个僮仆模样的人,凑在田光耳边,才说了两三句,他瞿然抬眼,歉仄万分地失声喊道:“啊,啊!
我可真是老昏悖了,竟忘了贵客尚未进食。快,快,快设杯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