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荆轲 > 第六章(4/7)

第六章(4/7)

怪了“太子最敬重你的,为什么‘不敢与言’?”

“正就是因为太子的恩义逾分,使得我说话不能不加顾忌。”

“譬如--?”

“其中必定有原故。”夷姞很有兴趣地说“请举例以明之。”

“譬如有一次,我陪太子在东宫池边闲坐,池中有头大鼋,我无意间拾块小石子掷了它一下。不想,一会儿东宫待从,捧来一盘金丸,供我掷以为戏;公主请想,这不是太——。”荆轲顿住了,找不出一句适当的话来形容。

“也许你觉得太过份了,而我哥哥觉得非此不足以示尊敬。”

“是的。我觉得太过份了,所以有时变得不敢与言。如果我说爱食马肝,万一太子把他那匹千里马杀掉了,取肝以食。这样子,岂非叫人食不下咽!”

夷姞这才完全弄明白了不敢与言的道理。细想一想,自己身为公主,素蒙父兄宠爱,真是有求必应,有时也难免为了一时好恶,随便一句话,在别人奉为纶音,平添多少麻烦?看来他的话对自己也极为有用,值得深深警惕。

“然而,世上也尽多作威作福的人。”她说“就象我这样,我讨厌我这个公主的衔头,而在有些人眼里,羡慕得不得了。”

“公主!”荆轲答道“我不敢擅作威福。”

“这是你与众不同之处,可惜,我哥哥不了解,所以你们俩谈话,格格不入。”

她何以知道他跟太子丹谈话格格不入?意见有不合则有之,说“格格不入”未免形容太甚,他觉得不能不作辩白。

但是,他的解释仍是委婉的:“这话要分两面来看,商量大事,本乎理愈辩则愈明之义,反复讨论,不厌其详,到头来,却总是取得一致的。”

“所谓一致,也不过是你委屈自己,作了让步而已!”

荆轲心中懔然一惊,继以满怀的感激,她真是能了解他的苦楚,直看到心底深处。然而,他还是不能不略言否认的态度。

“公主何所见而云然?”

“譬如——。”夷姞看着季子,没有再说下去。

季子会意了,轻声招呼昭妫:“回避!”

等她们一走,夷姞接下去又说:“譬如入秦之计,在你是下策。你说过,下策你只设谋,不与其事,结果还是脱不了身。”

“不然。昔之下策,今为上策。”

“何以故呢?”

“上策、中策皆不能行,则剩下的一策,便是唯一的上策了!何况——。”荆轲觉得上面那一段话说得过于率直,而且语气中略带讥讽,近似牢骚,怕传入太子丹耳中,生出误会,所以赶紧下了“何况”这个转语。但应该怎么接下去?却一时想不出来,不由得停住了。

而夷姞却替他想到了“‘何况’,”她说“我哥哥的意思,说是要联系上策、中策一并而行,那么这下策,便变成了规模甚大的善策了!”

“正是、正是!”荆轲很高兴地说“原来公主亦深明底蕴,以后便多一个一起商量的人了。”

“我不与闻国事。只是跟你谈谈!”

“是的。请公主多赐教。”他又接下去补充:“这绝非客气话,我与太子,不免当局者迷,公主冷眼旁观,略示一言半语的指点,受益不浅。”

夷姞很诚恳地点点头,问道:“咸阳之行,准备得如何了?”

“一要得人为助,二要特铸一把匕首。”他把盖聂和徐夫人都说了,只未提到樊于期。

“如果一切顺利,何时可以入秦?”

“总在初夏。”

“喔!”夷姞把酒爵举了起来,向他致意。

她的话骤听矛盾费解,在荆轲却真个是别有会心,所有的人,从死去的田光到活着的那些在燕国的朋友,无不对他抱着太高的期望,课以太多的责任,这让他心上象压着许多铅块,沉重得透不过气来,唯有夷姞的话,是他闻所未闻的,她的话,是把铅块从他心上移去,而非增加。

于是,他有着一股强烈的冲动,这一句话非说出来不可“荆轲何幸,得识公主!”

夷姞没有作答,微微红了脸,也似乎有些愠色——但虽在明晃晃的灯下,那愠色也被隐没在羞意和酒意所造成的酡颜中,不易为人觉察。

“季子!”她喊了一声。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