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清末四公子 > 谭嗣同10(1/2)

谭嗣同10(1/2)

谭嗣同(10)

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所谓“酬圣主”之语见梁启超所撰《谭嗣同传》:

(八月)初六日,变遂发。时余方访君寓,对坐榻上,有所擘划,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旋闻垂帘之谕,君从容语余曰:“昔yu救皇上,既无可救,今yu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词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捕。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东游。君不听,再三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liu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liu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以下即记谭嗣同狱中bi诗。六君子在狱中情形,只有间接传闻,如唐恒的八十韵chang诗所记,今参以汪jing1卫所言,足证唐恒所记为实录。汪虽亦为间接传闻,但shen在狱中,所得较唐更真切,故益可信。

汪jing1卫银锭桥刺摄政王载沣事败,以民政bu尚书肃亲王善耆,与立宪派暗中有往还,汪得不死,系刑bu狱。凡入刑bu狱者,均为钦命要犯,ruan称“诏狱”俗名“天牢”清朝的刑bu,系就前明锦衣卫改建,其下有镇抚司,原掌本卫刑名。永乐时增置北镇抚司,凡特殊事件,得由北镇抚司任意chu1理,为明朝暗无天日的特务组织之滥觞。

记狱南北两监,北监即北镇抚司旧地,有参天老槐,乃杨椒山手植。狱屋yin森凄黯,墙上每多黑紫yun迹,乃忠臣烈士的碧血。狱卒谈往事,虽前明佚史,历历可证。汪在狱中,与一老狱卒刘一鸣相善,会作一文记其人,题目甚隽雅,名为“故人故事”刘一鸣尝看守戊戌六君子,所以汪jing1卫所言与梁启超所作为宣传用的传记,颇有异词,黄秋岳的《花随人圣摭忆》,谓之为“字字实录”今据黄秋岳所记,条录如下:

谭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取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曰:“作诗耳!”可惜刘不文,不然可为之笔录,必不止“望门投止思张俭”一绝而已也。

林旭,秀美如chu1子,在狱中时时作微笑。

康广仁,则以tou撞bi,痛哭失声曰:“天哪!哥子的事,要兄弟来承当。”林闻哭,尤笑不可仰。既而传呼,提犯人出监,康知将受刑,哭更甚。

刘光第曾在刑bu,习故事,wei之曰:“此乃提审,非就刑。毋哭!”既而自西角门牵出,刘知故事,缚赴市曹chu1斩者,始出西角门,乃大愕!既而骂曰:“未提审,未定罪,即杀tou耶?何昏愦乃尔!”

同死者尚有杨shen秀、杨锐,无所闻。

谭嗣同题bi之诗,取煤屑书于粉bi上,自是不久即湮没,墨迹不存,无可印证,所以梁启超得以大改特改。观其“终日绕行室中”苦yin不已,则知谭以自分必死,yu于此极有限的余生中,表明心迹,一句一字皆自肺腑中出,留待后世论定其真面。是故梁启超改他的诗,即是抹煞他的苦心,谭嗣同地下应有余憾。

至于康广仁,据梁启超为他所作的传说:

被逮之日,与同居二人程式、钱惟骥同在狱中,言笑自若,高歌声出金石。程钱等固不知密诏及救护之事,然闻令出西后,乃曰:“我等必死矣!”君厉声曰:“死亦何伤?汝年已二十余矣,我年已三十余矣,不犹愈于抱病岁月而死者乎?特恐我等未必死耳!死则中国之强在此矣,死又何伤哉?”程曰:“君所言甚是,第外国变法皆前者死,后者继,今我国新党甚寡弱;恐我辈一死,后无继者也。”君曰:“八gu已废,人才将辈出矣,何患无继哉?”

神气雍容,临节终不少变。

据此,则康广仁则是慷慨成仁,从容就义,兼而有之。汪jing1卫所闻,却又是如此茸窝nang,直如两人。平心而论,汪jing1卫述谭、林的态度,既已可以证明真实不误,则转述康广仁的神态语言,亦自可信。我们找不出汪jing1卫对广仁有何嫌隙,即绝不能武断汪jing1卫在厚诬康广仁。

当然,康广仁死得冤枉。据康有为自编年谱,完全归咎于文悌,其言如此:

政变之狱,一以文悌之折为案据。先是四月大阅,吾与幼博出西直门视之,还游极乐寺,入西直门,经文悌之宅,吾顺为幼博访之,后文悌直入室,来视吾疾,幼博陪之,舆论变科举数言,文悌劾吾,竟牵及幼博名,自是京师无不知幼博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