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 > 第二章1(2/7)

第二章1(2/7)

慈安取回原件,就在烛火上燃焚毁。慈禧作极而泣的神情,还须慈安多方安,方能收泪。

“既然无用,就烧掉了吧!”

“这话说得不错。不过将来只要把一个人敷衍好了,事情也不致于太难。”

于是慈安慨然说:“我们姊妹也都老了,重新同侍先帝的日,不会太远。二十多年相,从来没有起过什么了不得的争执,以后当然亦是平平静静过日。有样东西是先帝留下来的,我一直以为永远也用不着;不过我怕我一死以后,有人捡到这样东西,会疑心我们姊妹表面和好,暗底下不是那回事,那就不但你我会觉得是一大恨事,先帝亦会自悔多事。这样东西,不如今天就结束了它吧!”

“嗯,嗯!”徐用仪说:“我倒还没有想到。”“我也没有想到。”古应:“我看,这条路如果要走,就要走得早。”

“呃,”徐用仪不免诧异“胡大先生,你说要敷衍哪一个人?”

“李莲英。”胡雪岩说“他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当然会得。”

“‘’的事,我过很多。”胡雪

尔与他的臣肃顺吐;肃顺便劝文宗行“钩弋夫人”的故事。

说完,从怀中掏一个信封,递到慈禧手里,打开来一看,慈禧脸大变;原来就是文宗亲自以朱笔所写的那密谕。

“我亦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总之,如今既然左大人打算独断独行了。宝中堂那里,就不必送那么重的礼。不然就变成‘’了。”

事隔二十年,慈禧已经四十六岁,这年——光绪六年二月初,忽然得了重病,脉案对病因的叙述,糊不清,而所开药方,则属于专治胎前产后诸症的“四汤”群臣皆为之困惑不解。据御医庄守和、李德立向人透,说是“血崩”但用血崩的药,却并不对症。

于是降旨征医。直隶总督荐山东泰武临无锡薛福辰;山西巡抚曾国荃荐太原府曲县知县杭州守正,此两人都是世家弟,饱读医书,研方脉;六月间先后到京,一经“请脉”都知病所在;不约而同的表示慈禧太后患的是“骨蒸”其实是“蓐劳”产后失血过多,成了俗语所说的“血痨”用来补甘平之法,病势日有起。到了这年年底,已无危险,只待调养了。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的姬。当他六十三岁时,钩弋夫人为他生了一个儿,取名弗陵,生得茁壮聪明,颇为钟。汉武帝晚年多病,年长诸,看来多不成材,几经考虑,决定传位幼弗陵;但顾虑得幼主在位,母后年轻,每每会骄政,秋战国,不乏其例;秦始皇初年的情形,更当引以为鉴。因而狠心将钩弋夫人死,以绝后患。

“那末,筱翁!”胡雪岩笑:“你倒说说看,要怎么样才算在刀上?”

“送宝中堂不必那么多,多了他反而会疑心,以为这笔借款中,又有多少好。钱要在刀上,一文抵十文用,才算本事。”

宅心仁厚的慈安太后,自然亦为之庆幸。有一天——就在几天以前,在她所住的钟粹,邀慈禧共餐,还喝了酒;到得席散,暗示女尽皆回避,促膝谈,作了一番规劝。

徐用仪不作声,意思当然是“你们要走太监的路,另请明”胡雪岩会得他的心境,便向古应递个——暗示他不必再谈李莲英。

文宗也觉得肃顺的建议不错,但却缺乏汉武帝的那一副铁石心。到得病膏盲,势将不起时,特为用朱笔亲书密谕一付慈安,大意是“西援母以贵之义,不得不并尊为太后,然其人绝非可倚信者,即不有事,汝亦当专决。彼果安分无过,当始终曲全恩礼,若其失行彰著,汝可召集群臣,将朕此言宣示,立即赐死,以杜后患。”不但有朱谕,而且还叮嘱,倘或需要用这密旨时,应该如何召集群臣,如何宣示;又如何可能有人为西求情,而决不可稍为之动,必须当机立断,斩草除。慈安泪倾听,将朱谕珍重密藏,而心里却从未想过有用得到它的一天。

不过,宝均金还是要谈的。古应将胡雪岩准备送五万银,而他认为其中应该留一万银作开销,问徐用仪有何意见?

据私下窥视的女所传来的消息,说是慈安真的动了情,首先追叙当年文宗逃难到河的苦楚;文宗崩后“孤儿寡妇”受肃顺欺侮,幸而“姊妹”同心协力,互为拭泪;诛徐权臣,转危为安。接着又谈同治十三年间所经历的大风大狼,苦乐,说到伤心之“姊妹”俩相对涕。看来慈禧也动了情了。

但从此慈禧只要一见了慈安,便如芒刺在背,小心,象惟恐不能得慈安心似的。这一天——就是三天前的三月初九,慈安太后终于在一盘松仁百果糕上送了命“这样说,以后是西太后一个人作主的局面了?”胡雪岩问说“筱翁,你看事情是比以前难办呢,还是比以前容易?我看要比以前难办。”徐用仪答说:“东太后德胜于才,军机说什么就是什么;西太后才胜于德,稍微虑一,她就会抓住病,问得人无话可说。”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