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chui曲辞
朱鹭
【原文】
朱鹭,鱼以乌①。路訾邪②鹭何食?食茄下③。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④。
【注释】
①鱼以乌:指鹭鸟吃鱼,但吃掉鱼后又想吐。②路訾邪:表声音,无义。③食茄下:这句说的是鹭鸟在荷jing2下进食。茄,荷jing2。④问诛者:诛,一作“谏”意思是问进谏者。
【译文】
鹭鸟吃鱼,吃掉后又想吐。鹭鸟以什么为食呢?它在荷jing2下进食。是要咽下去呢,还是要吐出来?这得去问击鹭鸟鼓的进谏者,他们究竟是要对皇帝吐lou真情,直言进谏呢,还是把有些言语自己咽下去,不说给皇帝听呢?
【赏析】
古代朝廷上树立一面大鼓,上面装饰有一只红色的鹭鸟。这面鼓,就是面谏皇帝时用的。朝臣向皇帝进谏时,就要先击鼓。此诗假借咏鼓,以勉励进谏者要敢于向皇帝尽情吐lou忠言。
战城南
【原文】
战城南,死郭①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②谓乌:“且为客③豪④,野死谅⑤不葬,腐rou安能去子⑥逃?”水shen激激⑦,蒲苇冥冥⑧。枭⑨骑战斗死,驽ma⑩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注释】
①郭:城郭,外城。②我:作诗者自称。③客:战死的士兵都来自他乡,所以称“客”④豪:与“嚎”相通。号哭吊唁的意思。⑤谅:当然。⑥子:指乌鸦。⑦激激:清澈的样子。⑧冥冥:茂盛繁密,显得晦暗。⑨枭:勇敢的人。⑩驽(nú)ma:比喻怯懦者。梁筑室:是指在桥上盖屋,表示社会秩序不正常,也有说是在桥上筑营。良臣:指忠心为国的战士。
【译文】
城南和外城以北都有战事,阵亡的人死在野外,尸ti被乌鸦啄食。诗人见阵亡者弃尸原野,只能用乌鸦啼叫来代替亲人的号哭招魂。那些阵亡的人死于野外,自然无人收葬,他们的尸ti逃不开乌鸦啄食。城外水shen清澈,蒲苇茂密繁盛,野外一片晦暗的景象。勇敢的人为战争而献出生命,怯懦者面临战争则徘徊不前。在桥上盖屋,分不清哪是南哪是北,社会秩序极不正常。无人收获庄稼,你们统治者吃什么?即使愿为忠臣,但怎能zuo得到呢?思念那些忠心为国的战士,那些忠臣真的是值得人纪念,天刚亮他们就得忙着去进攻敌人,晚上很晚了还没回来。
【赏析】
此诗属汉《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悼念阵亡将士,揭lou战争灾难的作品。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开tou三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路带进了一场激烈的战争之中。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到chu1都在进行战争,到chu1都有liu血和死亡。“车错毂兮短兵接”刀光剑影,杀声震天。战争过后,大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ti,成群的乌鸦“呀呀”地叫着,争啄着这些无人掩埋的战士。面对这样的惨状,谁能不惊心动魄?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rou安能去子逃?’”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说这几句的意思是:“客固不惜一己殪之尸,但我为国捐躯,首虽离兮心不惩,耿耿孤忠,豪气未泯,乌其少缓我须臾之食焉。”这zhong解释,似乎是把这首诗歌理解成了为忠心耿耿报效朝廷而战死的将士所唱的赞歌,恐怕与诗歌的原旨不相合。这里“豪”当同“嚎”是大声哭叫的意思。“且为客豪”是诗人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这些惨死的战士大声恸哭。“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国殇》)。诗人意思是:死难战士的尸ti得不到埋葬,那腐烂的routi,难dao还能逃离啄食的命运吗?你们何不先为他们恸哭一番呢?
“水shen激激,薄苇冥冥”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战场荒凉悲惨的气氛。清凉的河水liu淌着,茫茫的蒲苇瑟瑟着,似乎在向人们哭诉着战争的灾难。“枭骑战斗死,驽ma徘徊鸣。”突然,一声战ma的chang嘶,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它shen受重伤,已经不中用了,但仍然徘徊在死去的勇士shen旁,悲鸣着不肯离去。表面上,是对战场上的景物作客观叙写,但这些景物,却是经过诗人严格挑选了的典型画面,无一不寄托着诗人shen沉的感情在内。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这里,不只是对眼前战场的情景进行描述,而是把眼光移向了整个社会:战争不仅把无数的兵士推向了死亡的shen渊,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shen重的灾难。诗人愤怒地质问:在桥梁上筑了营垒工事,南北两岸的人民如何jiao往?劳动生产怎么能够正常进行?没有收成,君王你将吃什么?将士们饥乏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