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搜神记/干宝 > 卷七(4/4)

卷七(4/4)

载不忘。故士不可以不学。古人有言:木无枝谓之瘣,人不学谓之瞽。当其所蔽,盖阙如也。可不勉乎?”

【注释】

①哂(shěn):讥笑。

【译文】

晋愍帝建兴四年,西京长安陷落,晋元帝开始成为晋皇帝,全国人心安定。这一年十月二十二日,新蔡县官吏任乔的妻子胡氏二十五岁,生下两个女孩,脸相对,腹心部位连在一起,从腰以上,肚脐以下,各自分开。这是全国尚未统一的征兆。当时内史吕会上奏说:“按照《瑞应图》说的,‘树枝不同根而连成一体称为连理,禾苗同茎而多穗称为嘉禾。’草木之类如此,尚且认为是祥瑞,而现在两个人体同心,是上天降下的灵验象征。所以《周易》说:‘二人同心,其锋利足够切断坚硬的金属。’上天的明丽景象显现在陈东境内,是全国同心的吉兆。臣非常高兴,画图呈上。”当时有见识的人讥笑他。

君子之人说:“知识是难得的。臧文仲那样有才能却仍然去祭祀海鸟爰居。记载在典籍上,千年不会忘记。因此人不能够不学习。古人说过:‘树木没有枝干称为内伤病,人不学习称为瞎眼睛。’对自己所不知道的,就不要妄加评论。能不努力吗?”

地震涌水

【原文】

元帝太兴元年四月,西平地震,涌水出。十二月,庐陵、豫章、武昌、西陵地震,涌水出,山崩。此王敦陵上之应也。

【译文】

晋元帝太兴元年四月,西平发生地震,水涌出地面。十二月,庐陵、豫章、武昌、西陵发生地震,水涌出地面,山崩塌。这是王敦陵驾于皇上的兆应。

武昌火灾

【原文】

太兴中王敦镇武昌,武昌灾,火起,兴众救之,救于此,而发于彼,东西南北数十处俱应,数日不绝,旧说所渭“滥灾妄起,虽兴师不能救之”之谓也。此臣而行君,亢阳①失节。是时王敦陵上,有无君之心,故灾也。

【注释】

①亢阳:盛极之阳气。

【译文】

晋元帝太兴年间,王敦镇守武昌,武昌有火灾。火灾发生,发动很多人去救火,救了这里而那里又起,东西南北四方几十处接连起火,几天不停止。就是从前所说的“不能控制的灾难胡乱发生,即使是发动许多人也不能拯救”的意思。这是臣下行使君上的权力,阳气极盛没有节制。当时王敦陵驾于皇上,有目无国君之心,因此有火灾。

绛囊①缚紒

【原文】

太兴中兵士以绛囊缚紒。识者曰:“紒②在首,为干,君道也,囊者,为坤,臣道也。今以朱囊缚紒,臣道侵君之象也,为衣者上带短才至于掖;着帽者,又以带缚项,下逼上,上无地也。为裤者,直幅,无口,无杀,下大之象也。”寻而王敦谋逆,再攻京师。

【注释】

①绛囊:红色口袋。

②紒:发结。

【译文】

晋元帝太兴年间,士兵用红色袋子拴发髻。有见识的人说:“发髻在头上属乾,是表示为君之道。袋子属坤,是表示为臣之道。如今用红色袋子拴发髻,是臣道侵犯君道的象征。做衣服,上面袋子短,只能系到胳肢窝;戴帽子,又用带子拴在脖子上。下面逼迫上面,上面没有地方容身。做套裤,用直幅布,制作裤口,不加收束,是下面大的象征。”不久王敦谋反,两次攻打京城。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