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水经注 > 卷三(5/7)

卷三(5/7)

,夜间开工,劳瘁不堪,怨声载道。所以杨泉《 物理论》 说:秦始皇派蒙恬修筑长城,到处躺满了死尸。民歌说:生儿你别去抚养,生女你喂她成长。你没看见长城下,遍地是尸骨纵横!百姓的怨恨痛苦,已经到了这地步J 蒙恬临死时说:从临挑开始直到辽东,筑城挖壕万余里,不可能不橱断地脉,这本来就该办死罪一了!

又往东流过临沃县南边,庙沃就是王莽的振武。河水又东流,分出一条支流。河水又东流,石门水往南注入。石门水发源于石门山。《 地理志》 说:发源于北方的石门障,说的就是这座山。从石门障往西北走.就到光禄城。甘露三年(前51 ) ,呼韩邪单于回国,诏令派遣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等,率领骑兵一万六千名,护送单于去幕南镇守光禄城。光禄城是光禄大夫徐自为所筑,因而得了光禄之名。光禄城东北,就是怀朔镇城。水从石门障往东南流,从临沃城东边流过,往东南注入河水。河水又往东流经稠阳县老城南边,就是王莽的固阴。《 地理志》 说:从县北发源于石门障。河水冲塌了它的西南角,又往东南流,有支流注入。这条支流上口在临沃县承接大河,往东奔流了七十里,灌溉着北岸南北二十里间的田亩,注入河水。河水又往东流经塞泉城南边,往东流去。又往东流过云中郡祯陵县南边,又往东流过沙南县北边,从县东折向南流,经过沙陵县西边,

大河往东流经咸阳县旧城南边,就是王莽的贵武。河水曲折地奔流,白渠水注入。白渠水发源于塞外,往西流过定襄武进县旧城北边。武进县是西部都尉治所,王莽改名为伐蛮,世祖建武年间立为侯国,封给赵虑。白渠水往西北流经成乐城北边。《 郡国志》 说:成乐,原属定襄。《 魏土地记》 说:云中城东八十里有成乐城,现在是云中郡治所,又名石卢城。白渠水又往西流经魏云中宫南。《 魏土地记》 说:云中宫在云中县老城东四十里。白渠水又往西南流经云中老城南边,这是旧时赵国地方。《 虞氏记》 说:赵武侯从五原河曲开始筑长城,东端直到阴山。又在河西建造大城,一边崩塌,没有筑成,于是在阴山河曲,另卜新址,向神祈祷。白天见有一群天鹅在云中翱翔,整天盘旋不去,下面现出大片亮光。武侯说:天鹅莫非是为我而来的吗?于是就在那里筑城,这就是今天的云中城。秦始皇十三年(前234 ) ,设置云中都,王莽改郡名为受降,县名叫远服。白渠水又往西北流经沙陵县老城南边,这就是王莽的希恩县。渠水往西注入沙陵湖。还有一条芒干水,发源于塞外,往南流经钟山,就是阴山。从前郎中侯应对汉朝皇帝说:阴山东西千余里,可说是单于的园林。自从孝武帝出兵,在漠北争夺这片地方,匈奴失去了阴山,经过那里没有不痛哭的。他说的就是这条山脉。渠水往西南流经武皋县,就是王莽的永武;又往南流过原阳县老城西边,又往西南与武泉水汇合。武泉水发源于东方的武泉县老城西南。武泉县就是王莽的顺泉。武泉水往南流,又折向西边,流经北舆县老城南边。按《 地理志》 ,五原有个南舆县,就是王莽的南利,所以这里加北字,叫北舆,旧时原是中部都尉治所。《 十三州志》 说:广陵有舆县,所以这里加北字,叫J 匕舆,但两地相距太远,恐怕是不会以南北方位来区别地名的。武泉水又往西南注入芒干水。芒干水又往西南流,从白道南谷口流过,右边有一座城,傍着长城,背靠山岭,前临沼泽,叫白道城。从城北出去,有一道高坡,叫做白道岭。沿路有个土洞,洞中有泉水涌出,永远汲不完。我常读《 琴操》 ,看到《 琴慎相和雅歌录》 ,有“饮马长城窟”的诗句。待到走了这条路,追想起古时的事,才知道写得非常确切,并非虚言。回头眺望左右两边,山顶上有一道像是塌毁的城墙废址,沿着溪流和山岭蜿蜒伸展,东西都看不到尽头,想来可能就是赵武灵王所筑。芒干水又往西南流过云中城北边,有白道中溪水注入。溪水发源于武川以北的边塞,往南流经武川镇城,这座城是景明年间(500 - 503 )为防御北狄而筑。水往西南流,穿过峡谷,流过魏帝行宫东边,世人称为阿计头殿。宫城在白道岭北边的山上,城角建成圆形,不是方方正正的;四座城门上高筑城楼,城内只有高台殿宇而已。水又往西南流过中溪,出山后往西南流,在云中城以北往南注入芒干水。芒干水又西流,塞水发源于怀朔镇东北的芒中,往南流经广德殿西山下。我在太和十八年(494 )随从高祖到北方巡察,到了阴山的讲武台。台的东边有高祖《 讲武碑》 ,碑文是中书郎高聪的手笔。从台西出去,往南登山,山上没有树木,只是一座光山而已,广德殿就在那里。殿宇四面披檐,两边有廊,厅堂内和藻井上都描绘奇禽异兽。宫殿西北是馄煌堂,楹柱方椽都精雕细琢,模仿古时的温室殿。当时高祖莺驾临幸朔北荒漠的边区,南秦王仇池杨难当撤去藩国称号前来投诚归顺,通过翻译来朝拜高祖,这就是他觑见的地方,所以取名广德殿。魏太平真君三年(442 )刻石立碑,颂扬当时这件史事,碑文的颂词说:清除国内的祸害,威慑四境的边疆。无论是蛮戎各族,直到那西方的氏羌,无人不心悦诚服,携带翻译前来拜望。南秦恭顺地俯首听命,敬畏地纳土请降。巍峨的广德殿,壮丽的馄煌堂!这是侍中、司徒、东郡公崔浩的手笔。碑的背面题着宣城公李孝伯、尚书卢遐等随从大臣的姓名,仿佛新刻的一样。塞水经过山谷南端出山,往西南注入芒干水。芒干水又往西南流,注入沙陵湖,湖水往西南注入大河。河水往- 南流进祯陵县西北,沿着胡山,流经沙南县东北,从二县的两山之间流出。我在太和年间当尚书郎,随从高祖到北方巡察,那一带是我亲身经历过的地方。县城在山南,就是王莽的棋陆,北距云中城一百二十里。县南六十里左右,有两座大山东西对峙,山的西边临河,河水往南流。按照水脉来核对经文,其中记述川流经过之地,次序却颇不相符,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又往南流过赤城东边,又往南流过定襄郡桐过县西边,定襄郡是在汉高帝六年(前201 )设置,就是王莽的得降。桐过县,王莽改名为椅桐。河水在二县中间的一段,有个渡口叫君嚼子济。皇魏桓帝十一年,皇上西行到榆中视察,往东去代郡各地巡行。洛阳有个大商人带了钱币货物跟在后面,夜间迷了路,去投宿于渡口津长处。津长名叫子封,送他过河。不料商人暴病而死,津长把他埋葬了。商人的儿子来寻父亲的遗体,掘开坟墓,抬出尸体,所带的行李财货丝毫没有损失。商人的儿子把所有的金银都赠送给津长,津长却不接受。这件事传到皇帝那边,皇帝说:真是一位君子!于是就把渡口取名为君子济。渡头在云中城西南二百余里。河水又往东南流,在左边汇合了一条水。这条水发源于契吴的东山,往西流经旧时乡里的南边,北方俗称契吴亭。水又西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南流,有树颓水注入。树颓水发源于东山,往西南流,右边汇合中陵川水。川水发源于中陵县西南山下,北方俗称大浴真山,水也叫大浴真水,往东北流经中陵县老城东边,北方俗称北右突城,就是王莽的遮害。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