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又东南与卢水合,水出蒲城西,俗谓之泉头水也。《地理志》曰北平县有卢水,即是水也。东径其城,又东南,左入徐水。《地理志》曰:东至高阳入博,今不能也。徐水又东,左合曹水,水出西北朔宁县曹河泽,东南流,左合岐山之水,水出岐山,东径邢安城北,又东南入曹河。曹水又东南径北新城县故城南,王莽之朔平县也。曹水又东人于徐水。徐水又东南径故城北,俗谓之祭隅城,所未详也。徐水又东注博水。《地理志》曰:徐水出北平,东至高阳入于博,又东入滱、《地理志》曰:博水自望都,东至高阳入于滱是也。
又东北入于易。
滱水又东北径依城北,世谓之依城河。《地说》无依城之名,即古葛城也。《郡国志》曰:高阳有葛城,燕以与赵者也。滱水又东北径阿陵县故城东,王莽之阿陆也。建武二年,更封左将军任光为侯国。滱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者也。
译文
易水发源于泳郡故安县阎乡的西山,
易水发源于西山宽中谷,往东流经五大夫城南边。从前北平侯王谭,不肯顺从王莽政权,他的儿子王兴生了五个儿子,也都跟他出来避乱,隐居这座山中。世人就把他们的旧居称为五大夫城。潘岳《 赞》 说:五王在城中,裙带相连,是个大族。易水又东流,左边与子庄溪水汇合。子庄溪水发源于北方的子庄关,往南流经五公城西,拐弯流经城南。五公,就是王兴的五个儿子。光武帝即位后,封他们为五侯:元才为北平侯,益才为安息侯,显才为蒲阴侯,仲才为新市侯,季才为唐侯― 这就是所谓中山五王。民间又称他们的居地为五公城。五大夫城和五公城方圆都有一里左右,都坐落在小山岗上,上方倾斜,下端方正,溪水往东南注入易水。易水又东流,右边与女思谷水汇合。女思谷水发源于西南的女思涧,往东北流,注入易水,汇流处称为三会口。易水又往东拐弯流到关门城西南一一就是昔日燕国的长城门,与樊石山水汇合。樊石山水发源于西方广昌县的樊石山,往东流经覆釜山下,东流注入易水。易水又往东流经燕长城,又往东流经渐离城南,这是燕太子丹设馆安顿高渐离的地方。易水又往东流经武阳城南。因为易水从宽中经武夫关东流而出,于是就兼有武水之称,所以燕国下都也就得了武阳之名了。易水左边与濡水支流旧-道汇合。武阳大城东南的小城,就是故安县的旧城,汉文帝把该县封给垂相申屠嘉,立为侯国。旧城东西二里,南北一里半。高诱说:易水经故安城南城外往东流。指的就是这支水。高诱是琢郡人,他的记载是经过明确的查证的。今天水漫到城的东南角,世人又称易水为故安河。武阳城是燕昭王所筑,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因而傅逮《 述游赋》 说:出了北蓟,经过良乡,登上金台,眺望武阳,两座城空旷辽阔,旧遗迹渺渺茫茫。赋中写的就是这地方。易水往东流出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