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水经注 > 卷二十三(5/7)

卷二十三(5/7)

卒。而未刻立碑年月。墓北有他的长子曹炽的墓,墓东有石碑,题着:汉故长水校尉曹君之碑。曹君历任大中大夫、司马、长史、侍中等职,调任长水,三十九岁死,熹平六年(177 )造。曹炽弟曹清的墓也在这里。墓东有碑,题着:汉渴者曹君之墓,熹平六年(177 )立。城东有曹太祖的故居,故居背靠城墙,面对民房,旁边是城壕,面临流水。《 魏书》 说:太祖当过议郎,后因病辞官还乡,在城外建了房屋,春夏研读诗书经传,秋冬到郊外射猎娱乐。文帝于汉中平四年(187 )出生在这里,当时天上青云像车盖一样笼罩着,到天晚才散去,指的就是此处。后来文帝在延康元年( 220 )驾临谁县,大摆筵席宴请乡里父老,并在故居设立祭坛,坛前立碑,碑题叫大飨之碑。碑的东北面、泄水南面,有谁定王司马士会墓。墓前有块石碑,是晋永嘉三年(309 )所立,碑南约二百来步。有两根石柱,高一丈多,下半部有成束的竹子互相交文的花纹,雕刻非常精致。石碑上写着:晋朝前使者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扬州、江州诸军事,安东大将军,谁定王,河内郡温县司马公墓之墓道。濄水又往东流经朱龟墓北面,往东南流。墓南靠近道路,有块石碑,碑一卜题茸:,汉故幽州刺一史朱君之碑。朱龟字伯灵,光和六牟(183 )死于在任期间,旧属别驾从事史、右北平无终县年化,中平二年(185 )造、碑的背面刻着旧时属吏的姓名,都是蓟、琢及上谷、北平等地人。濄水往东南流经层丘北面,丘岗特别秀美,巍然独立,这是从前军营所在的地方。濄水又往东南流经城父县老城北面,沙水的支流在这里注入濄水。此水上流在思善县承接沙水,世人称为章水,因此有章头的地名。章水往东北流经城父县老城西面,靠着城旁往东北流入濄水。泄水又往东流经下城父北面。《 郡国志》 说:山桑县有个村子叫下城父聚。褪水又拐弯流经村东的郎山西面,又往东南拐弯流经郎山南面,山东有个垂惠聚,人们称为礼城。袁山松《 郡国志》 说:山桑县有垂惠聚,指的就是此城。‘褪水又往东南流经褪阳城北面,城濒褪水,魏太和年间( 477 ~噢99 )是濄州的治所,派盖表任刺史。后来废州立郡,有濄水天险为屏护。濄水又往东南流经龙亢县老城南面,汉建武十三年(37 ) ,光武帝把这地方封给傅昌,立为侯国。所以俗语说:沛国龙亢到山桑。褪水又拐弯向南流出石桥,石桥已毁,崩塌下来的石块堆积在两岸,高达二丈,水从其间流过。又往东南流经荆山北,往东流去。

又往东南流,到下郑郡淮陵县,注人淮水。

濄水又东流,在左边与北肥水汇合、北肥水发源于山桑县西北的大泽,往东南流,左右两边引来了好几条细流,这些水源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汇聚于一水。北肥水往东南流经山桑邑南面,俗称北平城。从前文钦受封为山桑侯,食邑大概就在这里。城东南有一块石碑,碑文已经完全剥蚀得无法辨认了,只有石碑背面所刻的属吏姓名还能看清:熹平元年(172 )义士门生沛国萧县刘定兴立。北肥水又往东流经山桑县老城南面,俗称都亭,这是不对的。令天城内东侧小山岗上还有一座亭子高高地矗立着,山岗很高峻,不是一般大台所熊相比。《 十三州志》 说:城内有座山,山上的亭子旁有桑树,因此取名山桑县。外城东有文穆墓碑,大意说:文穆祖上三代都官至二千石。文穆初任郡户曹史,召试为博士、太常承,因懂得气象变化的规律,升任侍中、右中郎将,调任九江、彭城、陈留三郡太守,光和年间(178 一184 )亡故。属吏琢郡太守彭城吕虔等人立碑。北肥水又往东流,积聚成破塘,叫做瑕破。塘水又往东南流经瑕城南面。《 春秋左传》 :成公十六年(前575 ) ,楚军回返到瑕,就指此城。所以京相潘说:瑕是楚国的地方。北肥水又往东南流经向县老城南面。《 地理志》 说:向县是从前的向国。《 世本》 说:许、州、向、申,都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京相播说:向是沛国的一个县,今天并入谁国龙亢县了。杜预说:龙亢县东有向城,汉世祖建武十三年(37 ) ,将向城改封给富波侯王霸,立为侯国,就是此城。俗称圆城,不对。北肥水又向东南流经义成南面,人们称褚城,也是不对的。北肥水又往东注入濄水,濄水又往东注入淮水。《 水经》 说濄水到下邪淮陵县注入淮水,是搞错了。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