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水经注 > 卷二十三(6/7)

卷二十三(6/7)

。《 陈留风俗传》 说:这是秦时的毁县。后来汉兵起事,遭到战祸,县里连年灾荒,因而改名为蓄县;王莽时又改名嘉毁。章帝东巡时经过此县,下诏说:陈留蓄县,县名不好,高祖讨厌柏人这县名太恶劣,世宗(武帝)改闻喜、获嘉的县名,以纪念吉庆的喜事。为感激先皇英灵的眷顾,把荣耀归于历代武功显赫的先皇,特此把蓄县改为考城。这条渠道大概是因曹县而得名的。汳水又往东流经宁陵县沙阳亭北面,这就是从前的沙随国。《 春秋左传》 :成公十六年(前575 )秋天,在沙随会合,谋划讨伐郑国。杜预《 释地》 说:在梁国宁陵县北面有沙阳亭,民间称为堂城,是不对的。汳水又往东流经黄篙坞北面。《 续述征记》 说:堂城到黄篙二十里。几\扳水又往东流经斜城下。《 续述征记》 说:黄篙到斜城五里。《 陈留风俗传》 说:考城县有科亭。汳水又往东流经周坞旁。《 续述征记》 说:周坞在斜城东边三里。晋朝义熙年间(405 一418 ) ,刘裕派遣周超之从彭城沿着汳水老渠道,砍树开路七百多里,开通了水路,船只停泊在这里,因此这个船坞留下了周坞的名称。汳水又往东流经葛城北面,葛城是过去葛伯的封国。孟子说:葛伯不祭祀。汤问道: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回答说:没有供品可以祭祀。汤给葛伯送去供品,葛伯又不祭祀。汤又问他。葛伯回答说:没有牛羊供祭。汤又送给他牛羊,葛伯还是不祭祀。汤又问他。葛伯答道:没有谷物供蔡。汤就派了毫的民众去为他耕种,让老弱的人去送饭。葛伯又领了一批人去夺取饭食,不肯给他的人,就把他们杀掉。于是汤才出兵伐葛。葛在六国时属于魏国。魏安鳖王把这地方封给公子无忌,号为信陵君,封地在葛乡,就是这个葛城,位于宁陵县西边四十里。汳水又往东流经神坑坞,又往东流经夏侯长坞。《 续述征记》 说:从夏侯坞到周坞,相距五里。汳水又往东流经梁国唯阳县旧城北面,然后又往东流经襄乡坞南面。《 续述征记》 说:襄乡坞西距夏侯坞二十里;向东一里就是襄乡塔。汳水流经塔南,这座塔是汉朝熹平年间(172- 178 )某君所建。某君死后被葬在这里,他的弟弟刻石立碑,表彰他的功德。墓道前有狮子、夭鹿,用砖砌筑了百达柱八处,现在大多荒废颓败,崩塌毁坏得差不多了。

又往东流,到梁郡蒙县分出获水,主流往南流人唯阳城中。汳水又往东流经贯城南面,此城俗称薄城,是不对的。阐姻.《 十三州志》 说是贯城,位于蒙县西北。《 春秋》 :禧公二年(前658 ) ,齐侯、采公、江、黄在贯会盟。杜预却说是贯,他说:贯溪两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贯在齐,指的是贯泽,他说得很对,所以不是指这里。现在,这一带没有别的城,在蒙西北,只有这座城。考查文献,与实地核对,这里指的是贯邑已经十分清楚,可见不是指毫城了。汳水义往东流经蒙县老城北面,俗称小蒙城。按《 西征记》 :城在汳水南十五六里,就是庄周的家乡,他曾当过蒙的漆园吏。郭景纯所说的漆园有个高傲的小吏就指他。他为悼念惠施之死,在此城闭门不出。汳水从县南流出来,今天已没有水了。只有唯阳城南边有一条小水流,往南流入睢水。城南二里有汉太傅椽桥载墓碑,桥载字元宾,梁国唯阳人,唯阳公子于熹平五年(工76 )立。城东百步有石室,门口刻着几个大字:汉鸿护桥仁祠‘城北五里有石虎、石柱,却没有石碑,不知是什么时候建的。扳水又往东流经大蒙城北面,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有两个蒙城,这里也许就是蒙毫了,而所谓景薄则是北毫。椒举说:商汤曾在景毫发布诏令。阐驰说:景毫是商的都城。毫原本是帝誉的.故都,在《 禹贡》 所载豫州境内的河水与洛水之间,翰是今天河南- 堰师城西二十里的尸乡亭。皇甫谧以为考证起史实来,学者都常常弄错,例如孟子说,汤住在毫,与葛相邻,那么毫与葛就是近邻了。汤的领地七十里,葛的爵位又不过是伯,封地有限,而宁陵与堰师相距却远达八百里,不可能让儿童送饭、青壮年替他们耕田的。现在梁国有两个叫毫的地方,南毫在毁熟,北毫在蒙,而不是堰师。古文《 仲迪之浩》 说:因为葛伯杀人夺取饭食,于是征伐就从葛开始。这是孟子的说法。崔稠说:汤墓在济阴薄县北面。《 皇览》 说;薄城城北以东三里,平地上有汤墓,墓呈方形,每边各长十步,高七尺,墓顶平。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 ) ,大司空史部长卿巡视水灾,也去视察了汤墓。汉朝时属于扶风;现在征县回渠亭还有汤池,就是征陌。但没有亲眼看烈,难以知道详情。按《 秦宁公本纪》 说:二年(前714 )伐汤,三年(前7 抬)与毫打仗,毫王逃到戎国,就灭了汤。那么周桓王时也有个毫王名汤,被秦所灭的了。这是西戎一个小国的国王,死后葬于征:并不是殷汤。刘向说:殷汤没有葬处使人怀疑。杜祯说:梁国蒙县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汤墓_,西边还有箕子墓。现在城中有一座方形古墓,可能就是杜元凯所说的汤墓了,但人们却叫王子乔墓。墓旁有碑,题着:仙人王子乔,碑文说:王子乔是上古时代的真人;只听说他成了仙,但不知生在哪个朝代。向了许多道家,有人说他生于颖川,有人说他生于蒙。初时修建此城时,就已声了这座坟墓了,据古人相传,说是王氏墓。到永和元年(345 )冬十二月,正值祭祖的日子,夜里坟上有哭声,哭得很悲哀,住在旁边的王伯觉得很奇怪,明目去祭祀时仔细地察看。当时天下大雪,没有人行走,在祭祀处只看到大鸟的足迹,邻近的人都认为这是神灵留下的,以后有人戴着一顶大帽,穿着红袍,丰持竹杖站在墓前,对着砍柴的孩,子伊永昌说:我是王子乔,你不可砍我坟上的树呀。说完忽然不见。当时的县令泰山万熹,考究了先前老人的话,又看到有神灵显应的吉兆,于是修建了灵庙,使神灵可以在此止息。于是喜欢学道的人纷纷从远方而来,有的弹琴歌颂太一,有的沉思冥想,神游于奇幻的丹丘仙境,知道这神圣的墓地,葬的实在就是真人的祖先。延熹八年(165 )秋八月,皇帝派遣了使者来以牛羊献祭,怀着敬畏的心情,祭礼非常庄严肃穆。宰相东莱王璋,字伯仪,以为神灵和圣人所出的地方,必须有铭刻加以表彰,于是就和长史边乾遂一同树碑立石,来颂扬仙人的事迹。读这篇碑文,内容似乎也并不怎么深刻,但我既然亲目所睹,也不能不记录下来,留作参考罢了。

获水在梁郡蒙县以北由派水分出,《 汉书- 地理志》 说:获水上流承接街获渠,又兼有丹水之称。又说,《 竹书纪年》 说:宋国在丹水上杀了它的大夫皇缓。又说,宋国发大水,使丹水奎塞不通,丹水大概就是饭水的异名。获水从蒙县向东流出,水南有汉故绎幕令匡碑。匡字公辅,是鲁府君的小儿子。墓碑上的字迹已破损剥落,不能辨识,看不出立碑的年月了。获水又往东流经长乐固以北、巳氏县以南,往东南流经蒙泽。《 十三州志》 说:蒙泽在县东,《 春秋》 :庄公十二年(前682 ) ,宋万与阂公赌博时相争,在蒙泽杀了阂公。获水又往东流经虞县老城北面,虞县是古时的虞国。从前夏朝少康逃奔到虞氏那里,做了管理膳食的小官,于是虞思把两位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