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南径
平山,山东西十里,南北五里,
四里,与众山相连,其山最
,
上方平,故谓之
平山,县亦取名焉。泗
又南径
平县故城西。汉宣帝地节三年,封丞相魏相为侯国。
帝七年,封将军陈锴为橐侯。《地理志》:山
之属县也。王莽改曰
平。应劭曰:章帝改。
本《志》曰王莽改名,章帝因之矣。所谓洸
者,洙
也,盖洸、洙相
,互受通称矣。又南过方与县东,汉哀帝建平四年,县女
田无啬生
。先未生二月,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三日,人过闻啼声,母掘养之。
《地理志》:故湖陵县也,菏在南,王莽改曰湖陆。应劭曰:一名湖陵,章帝封东平王苍
为湖陆侯,更名湖陆也。泗
又东,径郗鉴所筑城北,又东,径湖陵城东南。昔桓温之北
也,范懽擒慕容忠于此,城东有《度尚碑》。泗
又左会南梁
。《地理志》曰:
著县。今县之东北,平泽
泉若
焉,发源成川,西南
,分为二
。北
枝
西径蕃县北,西径膝城北。《
秋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薛侯曰: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者也。汉
祖封夏侯婴为侯国,号曰滕公。邓展曰:今沛郡公丘也。其
又溉于丘焉。县故城在滕西北,城周二十里,内有
城。
《地理志》即滕也。周懿王
错叔绣文公所封也。齐灭之,秦以为县。汉武帝元朔三年,封鲁恭王
刘顺为侯国。世以此
溉我良田,遂及百秭,故有两沟之名焉。南梁
自枝渠西南,径鲁国蕃县故城东,俗以南邻于漷,亦谓之西漷
。南梁
又屈径城南,应劭曰:县,古小邾邑也。《地理志》曰,其
西
,注于济渠,济在湖陆西,而左注泗,泗、济合
,故《地记》或言济
泗,泗亦言
济,互受通称,故有人济之文。阚駰《十三州志》曰:西至湖陆
泗是也。《经》无南梁之名,而有涓涓之称,疑即是
也。
延之《西征记》亦言湖陆县之东南,有涓涓
,亦无记
南梁,谓是吴王所
之渎也。余
湖陆西南,止有是
。延之盖以《国语》云,吴王夫差起师,将北会黄池,掘沟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于济。以是言之,故谓是
为吴王所掘,非也。余以
路求之。止有泗川耳。盖北达沂西,北径于商鲁而接于济矣,吴所浚广耳。非谓起自东北受沂西南注济也。假之有通,非吴所趣,年载诚眇,人情则近,以今忖古,益知延之之不通情理矣。泗
又南,漷
注之,又径薛之上邳城西,而南注者也。
又南过平县西,洸
从西北来
注之。
菏从西来往之。
菏,即济
之所苞注以成湖泽也。而东与泗
合于湖陵县西六十里谷
城下,俗谓之黄
。黄
西北通
野泽,盖以黄
沿注于菏,故因以名焉。
又屈东南过湖陆县南,涓涓从东北来
注之。
又东过沛县东,昔许由隐于沛泽,即是县也。县盖取泽为名,宋灭属楚,在泗之滨,于秦为泗
郡治。黄
注之。黄
小黄县黄乡黄沟。《国语》曰:吴
会诸侯于黄池者也。黄
东
,径外黄县故城南。张晏曰:魏郡有内黄县,故加外也。薛瓒曰:县有黄沟,故县氏焉。圈称《陈留风俗传》曰:县南有渠
,于《
秋》为宋之曲棘里。故宋之别都矣。《
秋》昭公二十五年,宋元公卒于曲棘是也。宋华元居于稷里。宣公十五年,楚郑围宋,晋解扬违楚,致命于此。宋人惧,使华元乘闉夜
楚师,登
反之床,曰:寡君使元以病合,弊邑易
而
,析骸以爨,城下之盟,所不能也。
反退一舍,宋楚乃平。今城东闉上犹有华元祠,祠之不辍。城北有华元冢。黄沟自城南,东径葵丘下。《
秋》僖公九年,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宰孔曰: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
乎?君务靖
,无勤于行,晋侯乃还,即此地也。黄沟又东注大泽,蒹葭萑苇生焉,即世所谓大荠陂也。陂
东北
,径定陶县南,又东径山
郡成武县之楚丘亭北,黄沟又东径成武县故城南,王莽更之曰成安也。黄沟又东北径郜城北。《
秋》桓公二年,《经》书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左传》曰:宋督攻孔父而取其妻,杀殇公而立公
冯,以郜大鼎赂
又南过平县西,县,即山
郡之南平
县也。《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齐田肸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
者也。王莽改之曰黾平矣。泗
又南径故城西,世谓之漆乡;应劭《十三州记》曰:漆乡,邾邑也。杜预曰:平
东北有漆乡。今见有故城,西南方二里,所未详也。
也。应劭曰:瑕丘在县西南。昔卫大夫公叔文升于瑕丘,遽伯玉从。文
曰:乐哉斯丘!死则我
葬焉。伯玉曰:吾
乐之,则瑷请前。刺其
害民良田也。瑕丘之名,盖因斯以表称矣。曾
吊诸负夏,郑玄、皇甫谧并言卫地,鲁、卫虽殊,土则一也。漷
东海合乡县。汉安帝永初七年,封
光
朗为侯国。其
西南
邾。《
秋》哀公二年,季孙斯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是也。漷
又径鲁国邹山东南,而西南
,《
秋左传》所谓峄山也,邾文公之所迁。今城在邹山之
,依岩阻以墉固,故邾娄之国,曹姓也。叔梁纥之邑也,孔
生于此。后乃县之,因邹山之名以氏县也。王莽之邹亭矣。京相璠曰:《地理志》,峄山在邹县北,绎邑之所依以为名也。山东西二十里,
秀独
,积石相临,殆无土壤,石间多孔
,
达相通,往往有如数间屋
,其俗谓之峄孔。遭
,辄将家
峄,外寇虽众,无所施害。晋永嘉中,太尉郗鉴将乡曲保此山,胡贼攻守不能得。今山南有大峄,名曰郗公峄。山北有绝岩,秦始皇观礼于鲁,登于峄山之上,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铭山岭,名曰昼门,《诗》所谓保有凫峄者也。漷
又西南径蕃县故城南。又西径薛县故城北,《地理志》曰:夏车正奚仲之国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邳迁于薛,改名徐州。城南山上有奚仲冢。《晋太康地记》曰:奚仲冢在城南二十五里山上,百姓谓之神灵也。齐封田文于此,号孟尝君,有惠喻。今郭侧犹有文冢,结石为郭,作制严固,莹丽可寻,行人往还,莫不径观,以为异见矣。漷
又西,径仲虺城北。《晋太康地记》曰:奚仲迁于邳,仲虺居之,以为汤左相。其后当周,爵称侯,后见侵削,霸者所继为伯,任姓也。应
曰:邳在薛。徐广《史记音义》曰:楚元王
郢客,以吕后二年,封上邳侯也。有下故此为上矣。《晋书地
记》曰:仲虺城在薛城西三十里。漷
又西至湖陆县,
于泗,故京相璠曰:薛县漷
,首受蕃县,西注山
湖陆是也。《经》言瑕丘东,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