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 第252章(4/4)

第252章(4/4)



如吐蕃人原来“以毡帐而居”,穿毡裘衣,此后不少人“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了。“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代诗人陈陶的这几句诗,正是对蕃唐和亲后,公主入藏对吐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作用的赞颂和真实写照。同样,吐蕃派遣青年到唐朝读书,吐蕃妇女流行的椎髻、赭面,以及吐蕃社会传统的马球游艺等,也传到了中原地区,为藏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太子李治继位,他授于松赞干布“驸马都尉”之职,封爵“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对唐朝新君继位当即上表效忠朝廷,致书唐朝宰相长孙无忌表示:如果在朝廷内部或外部有人想借太宗新丧和高宗新立之际而发动叛乱,他将亲自点兵赴难,共同讨伐叛贼。并献金银珠宝15种,请置太宗灵前。唐高宗李治对松赞干布的忠心大为欣赏,特加封他为“賨王”,下令雕刻松赞干布的石像,与其他业绩昭著的王公将相的石像一道列于唐太宗墓陵旁边,以示对他的最高奖赏。

文成公主历经千山万水到达逻些后,吐蕃人民欣喜若狂,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热烈地迎接这位象征汉藏民族深切、亲密情谊的赞磨(王后)。

文成公主知书识礼,博学多才,笃信佛教,她作为汉藏民族团结友好的先驱,将中原文化传播入藏,对于增进汉藏民族的亲密团结,促进中原和吐蕃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据西藏民歌流传,文成公主进藏时,曾带去谷物3800类,牲畜5500种,工匠5500人。尽管这些数字无疑有夸大、言过之词,但是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随着文成公主的入藏,内地平原地区诸如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等生产技术和历算、医药等科学知识,皆陆续传到了吐蕃。使当地人民的衣、食、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最重要、最广为人知的藏王。

松赞干布的一生,功绩卓著,他统一了西藏,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沟通了与内地唐朝的友好关系,推动了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松赞干布为加强与巩固政权,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迁都拉萨并建造布达拉宫;把西藏划为六大行政区域;推广佛教;创制文字;与唐王朝联姻,迎娶文成公主,并建成大昭寺、小昭寺;统一席量衡制度;鼓励众民开垦荒地;保护水利资源;开山修路以促进贸易,等等。这些对发展吐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藏族历来十分敬重松赞干布,他不仅被视为观音的化身,而且是有口皆碑的三**王之一,另两位法王是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赞。

当时的臣民,这样称赞文治武功的松赞干布:上有首领如弃苏农赞(即松赞干布)之深沉,下有大臣如东赞(即禄东赞)之贤明,为首领者替天行道,为大臣者泽被大地,权位威严,治理有方,外蕃咸服,内政修明,黔首黎民,尊卑有次,征敛有则,居处受益,春秋有序,心愿有偿,强横则囚,顽抗是惩,凌犯者抑,善良者彰,贤明称赞,勇武蒙恩,为官称职,为民淳朴,普皆利乐。吐蕃昔无文字,松赞干布此时始命制定;建立法律官服,权别大小,职分高低,奖励忠贞,惩处悖逆。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