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创造(大结局)
如果问任何一个大汉朝的子民,汉朝治下哪个城市最繁华,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城,所有人都会指着北方说北都玉门。的确,当年北都玉门动用了上百万工匠,历时十年,花费金钱无数,方才建成这么一座有着各方建筑特色的城市,如入城南北两边ju大的西方欧里斯圆形拱门、还有十丈高的ju型石碑,佛教、dao教、萨满教以及吠陀奢那教在这里建造的神庙、祭坛、寺院以及dao观等等。
这座城市除了它那各ju特色的建筑以外,另外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城内的dao路和水渠,这里所有的dao路都是用青石铺设,成井字形纵横jiao错,每一条dao路都有八架ma车的宽度。此外架在整个北都上空的水渠则是更是被大汉朝百姓视为天工神迹,无数清澈的山上雪水从水渠liu下来,送入城内的百姓家中,多余的水则由水渠分到玉门两旁,形成chu1人工湖,也正是有这两座人工湖,使得北都即便是在冰封季节也不用担心用水问题。
玉门城内除了那守卫森严的内城夏gong以外,外城则大多数都住着东西诸地的大商贾,至于那些平tou百姓则住在城外的南北两侧。随着居住百姓的增多,玉门南北两侧逐渐形成了两个jin靠着玉门的大城镇,分别叫zuo南北玉镇。
此外玉门的四季景观堪称天下一绝,xi引无数游人墨客前来观赏,春景百花齐放,夏景大树环荫,秋景落叶飘零,冬景银妆素裹,每一景色都各有特色。一些文人商贾为了能够将玉门所有的景致全bu看遍。不惜花费重金在此购买房产,然而他们即便看了十年都无法说看完了玉门所有的景致,此后更是沉迷其中无法自ba,为此倾家dang产者不再少数,所以世人又称玉门景致为魔景仙境。
在玉门有两chu1地方是游人必须去的,第一chu1地方就是位于城西tou萨满教大祭坛。这并不是说大祭坛有什么好的景致,而是因为这里是整个玉门唯一一chu1能够看到夏gong御花园的地方,特别是春天百花齐放地时候。夏gong御花园那些来自东西南北的花卉便会在花匠的照顾下一齐开放。堪称绝美。另外一chu1就是玉门北拱门附近的仙云坊,这里不单单有着天下第一美酒琥珀迷人,更是有着天下第一美人之称的玉仙娘在此安shen。不少有钱商贾、世家公子,达官贵人来此一掷千金。就是为了见她一面,跟他她说上几句话。
这年的冬天来得特别的早。早到让一些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不禁想起了三十多年前那场封疆大雪,看着鹅mao大雪将还未完全凋谢地大树掩盖。他们忍不住有些怀念当年地烽火岁月。
大汉朝在汉贤帝的治理下,历尽开元、统御、清正、福至四个年号后,依然保持着蒸蒸日上的势tou,百姓也算得上是丰衣足食。
百姓shen上也开始有不少的闲钱,玉门地百姓更是大汉朝百姓中最富有的,这一日是大汉朝制定地公休日,闲来无事的玉门百姓都跑到了城内地酒馆茶楼里,听听演义聊聊朝野闲话。
“喂!你听说了吗?玉仙娘被人破天荒的包了三天。”
“这还用你来说,听说那人ying生生的用三千两银子,把玉仙娘从林家二少的手中抢走。”
“林家二少?莫非是现任吏bu尚书林凡林大人之子,那个号称诗画双绝的林二少林白月?”
“除了他,天下间还有谁pei称林家二少?”
“被人把心爱之人从手中抢走,想来林家二少也是懊恼万分吧!”
“懊恼个pi,感激还来不及!那个人一听说他是林家二少,便立刻邀请他一同去见玉仙娘,这些天林二少不花一分钱就能跟玉仙娘私会一天,这还懊恼,那就没天理了。”
就在这些玉门的平tou百姓,在闲谈的时候,在仙云坊的玉仙别院花园中,玉仙娘坐在草亭之中,shen边放着一个nuan手的香炉,周围被火盆所笼罩,亭子外围挂着一层非常薄的丝绢,虽然shenchu1寒风大雪,但却一点也不显得冷。她的芊芊玉手轻轻拨弄着怀中的琵琶,悦耳的音符有如liu水一般缓缓淌出,令jin靠在她shen旁的林家二少林白月听得如醉如痴。
在这对情侣shen边还有两个人,一个人带着遮住半边脸颊的面ju,shen材魁梧,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番气势在其中。如果不是从花白的两鬓判断出这人有些岁数了,光看lou出的另外半边年青人的脸很难让林白月他们相信这人是个中年人。另外还有一个老人,有点像是这个中年人的仆人,始终站立在他的shen后,即便要他坐下,他也没有实坐,而是**悬空的虚坐在凳子上面,行为举止对那中年人极为恭敬。虽然这个老人眉皆白,岁数至少在一甲子之上,但是老则老矣,他无意中xie漏出来的气势,却让shenjudao门太清元功的林白月感觉到极为强大,至少不比上御司大统领黑熊弱,这不禁让林白月对能够让这样一名高手如此恭敬的中年人感到好奇。
同样感到好奇的还有玉仙娘,这名从未见过的客人自从花了三千两银子包下她后,并没有像是其他客人那样对她魂消色迷,反而像是家人一个跟她拉家常,之后听她对林家二少有情意,更是把林家二少找来,让两人痛述肝chang,缘定三生。在之后的两天里,他每天来了之后,只是让玉仙娘她弹奏一曲飞仙散,然后便一个人静静的坐在一旁,直到天色渐沉。
飞仙散并不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曲子,之所以这样广为liu传,是因为这个曲子是早已逝去的孝敬皇太后林湄娘所写,后来被汉贤帝规定任何教坊乐师都必须学弹这曲子,这才使得这飞仙散得以传播开来。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略带哀伤的飞仙散并不怎么受人喜欢,像这个中年人这样只听这曲子的人,玉仙娘还从未见过。
“林家小兄弟,再过一日应该是大汉一年一度的百官朝会,如果现在从玉门动shen的话,连夜赶路,应该还赶得上朝会的尾ba,但见你一脸优哉的样子,像是丝毫不准备启程回京,你难dao不要参加朝会吗?”玉仙娘一曲谈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