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
环境事件发生的时候,迟胜愚在外地,回来听说市环保局给祁北集团开出了巨额的环境污染罚单,立即勃然大怒,找上门去和市领导理论。
迟胜愚对着市委书记和市长吼叫:"你们干吗非要和祁北集团过不去?祁北市的财政靠什么支撑你们比我更清楚。治理环境污染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不是一两句话的事,关键是要花钱,花大量的钱。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光说要给祁北市民一个碧空蓝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几年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我本人和祁北集团也没少努力,但总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况且这次污染事件有其偶然性,的确是设备系统出了故障,而不是人为地故意造成污染。市上领导和环保部门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究竟什么意思?非要和祁北集团过不去,非要和我迟胜愚过不去吗?"
市委书记江成华对迟胜愚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态度十分反感,说话柔中带刚:"迟董事长,没有人故意拿这次环境事件做文章,更没有人故意和祁北集团过不去。我和市长都非常清楚,祁北市的地方财政之所以在全省排前列,与贵集团纳税分不开,甚至可以说,假如没有祁北集团这个特大型矿山冶金企业,国家的版图上也许就不会有祁北市,但这些都不能成为环境可以被肆意污染的理由。事实终归是事实,市环保部门开出罚单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国家有关政策法令为准绳的,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合适。"
市长也顺着江成华的思路帮腔说:"其实在环境污染这件事上,市上相关部门对祁北集团一直网开一面。比方说吧,环保部门检测空气质量的采样点,大半都在上风处,某种程度上掩盖了祁北集团污染空气严重的程度。这次环境事件社会影响大,老百姓意见大,不做适当处罚我们也不好交代呀。"
"好好好,你们罚吧,该怎么罚就怎么罚。不过,交不交这笔罚款我们还要考虑考虑,该向省上领导汇报的我也要汇报。经济发展和治理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同志们,辩证法还是要好好学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迟胜愚说罢摔门而去。
市长说:"迟董事长十分牛气,他给省上主要领导一汇报,谁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市委书记说:"该坚持的原则一定要坚持。迟胜愚再牛,也没有国家的法律法规牛,俗话说,牛头大,总还有煮牛头的锅。"
出乎祁北市的主要领导的预料,省上那位"大人物"听了迟胜愚的一面之词,立即打电话把江成华训斥一顿:"成华同志,我说过多少次,祁北市和祁北集团必须搞好地企关系,同心协力建设和谐祁北,我发现你们对这方面的精神领会得不够深刻。祁北矿业集团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你不可能不知道,祁北市委市政府之所以工作成绩很大,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在全省名列前茅,难道不是得益于祁北集团?我认为,你们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为祁北集团服好务,保驾护航。祁北集团的污染问题是历史欠账,迟胜愚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以后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搞技术改造,在环保方面并非无所作为,但是你们应当允许他们有一个过程,不能幻想一夜之间问题就得到彻底解决。这次的环境事件,我建议你们还是网开一面吧,毕竟是偶发事件,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江成华听了"大人物"一番话觉得憋屈。不执行吧不行,官场上的人谁愿意和上级领导硬顶?执行吧又违背自己心中的意愿,也与祁北市人民群众的利益相违背。
就在江成华书记和祁北市地方执法部门进退两难的时候,国家环保局经由省上环保部门发来一道指令,要求严肃调查处理祁北市"黑色星期五"的环境事件。因为有祁北市民将那天黑烟笼罩全城、全市人民痛苦流泪、市区呼吸科病人陡然增多、医院应接不暇的情况拍成一组很清晰的照片,发到了互联网上,同时也寄给了国家和省上的环保部门。
环保局局长找到市政府主管副市长,副市长领着环保局局长向市长汇报,市长又把来自上级环保部门的明传电报和相关资料照片拿给市委书记看。江成华感叹道:"祁北市动员全市老百姓辛辛苦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环境污染这一项足以使大家的努力付诸东流。"
碍于省上"大人物"说了话,祁北市委市政府只好把身段放低,由主管副市长带着环保局局长找上门去和省政协常委、祁北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迟胜愚商量,看看此事究竟应该怎么了结。迟胜愚看了来自国家和省上环保部门的资料和处理意见,发牢骚说:"你们想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吧,反正也不是我迟胜愚掏腰包!"
迟胜愚办公室发生的恐吓信事件终于查明了真相。信和子弹是集团公司保卫处一位民警放到迟胜愚房间的,出事那天办公楼被请愿人群包围,大楼内外戒备森严,一般人没有集团公司机关工作人员的胸牌不能随意进出。这个民警那天正好在楼内执勤,迟董事长办公的那层楼由他负责,所以一开始他就被锁定为怀疑对象。经过查找恫吓信中子弹的来源,并且有指纹鉴定等侦查手段提供支持,再加上反复讯问和政策攻心,这小伙子终于招了,承认那封信是他利用执勤之便放到迟胜愚办公室门下面的,子弹也是他以前执行任务存留下来的,但年轻人始终不愿意供出炮制恐吓信的人。被逼得紧了,有一天他趁看管他的警察不备,猛地抢夺了原来同事腰里别着的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开枪自杀了。小伙子死后,发现他早已写下一封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