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却被晾了起来。
团区委书记见柴大树没活干了,便让他进了编辑组。编辑组的人都是兼职的,唯有柴大树是专职的。于是,跑印刷厂印刷就变成了柴大树当仁不让想推也推不出去的事情。这时团市委见团区委小报办得不错,对工作很有促进,便筹划办一份《平川青年报》,于是就找这个团区委要人。各级团委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专门为各部门各单位输送干部,一般不压人,不会因为使着得力就搞狭隘的本位主义。于是团区委就把范鹰捉和柴大树同时推荐上去了。就这样,两个人一同来到团市委。
团市委领导在找范鹰捉谈话时,问他柴大树有什么专长,适合做报社的哪项工作,范鹰捉就说:“大树文笔好,可以做记者或编辑,但同时又对印刷熟悉,所以在报社干行政也没问题。”于是,领导就安排柴大树当了青年报的办公室主任。而领导在征求柴大树意见,问他范鹰捉适合干什么的时候,他就没这么说。因为他对范鹰捉已经成见很深,让他不表露是不可能的。他对领导说:“范鹰捉适合搞外交,不适合办报纸。”领导一听这话,便信以为真,把范鹰捉安排在团市委的办公室了。虽然没安排职务,但范鹰捉显然占据了高于柴大树的位置。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在阴差阳错当中无意形成的。
团市委的办公室,和其他部门的办公室没什么区别,也是综合部门,在那里视野开阔,很长见识。时隔不久,《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了,团市委组织大家去广州和深圳参观学习。回来以后,柴大树拿出的方案是《如何办好新形势下的平川青年报》,而范鹰捉拿出的方案是《团市委对创业青年的四项帮扶措施》。具体包括:聘请青年创业就业导师开展“青年创业大讲堂”活动,为创业青年在制订创业规划、选择创业项目、规避市场风险等方面提供具体指导;建立市、区、县和大专院校、街道乡镇三级“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和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拓宽资金借贷渠道,联合银行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设立基金额度不低于500万元的“平川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为青年创业和就业提供启动资金;开通平川市青年创业就业“校企直通车”帮助青年实现跨地区、跨城乡、跨行业自主择业和灵活就业。
乖乖,孰大孰小,孰轻孰重,人们一目了然!此时团市委想在选人用人上也“胆子再大点,步子再快点”便把柴大树擢升为青年报的社长,而范鹰捉则被擢升为团市委办公室主任。两个人再一次平起平坐了,但范鹰捉显然还是占着优势。
这时,团市委调进来一个叫马萧萧的青春靓丽的女大学生,是个刚毕业、只在基层干过半年的年轻人。那时团市委有个规定,选人用人必须是在基层干过两年以上的。而这个马萧萧为什么就破例调上来了呢?没别的原因,就是团市委书记武苍穹在下基层的时候看上了。那时候各行各业都在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书记武苍穹便在选人上也解放了思想。为了锻炼马萧萧,武苍穹把她放在报社当记者。结果就又被柴大树看上了。被柴大树看上与被书记看上是有本质区别的,书记看上是为了提拔(也不排除别的因素),柴大树看上是为了正儿八经讨老婆。因为柴大树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已属于大龄青年了。所以,柴大树便借着工作便利对马萧萧发动了猛烈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