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连他都不知道?这位是楚国公杨礼部。”
杨礼部即礼部尚书畅玄感。他虽然姓杨,但和隋皇室并不用同家族,是少数的名门之主。
“像你这小娃儿啊,杨礼部只消用左手的小指头,就能把你给按个稀巴烂。
说话的人看着木兰笑,木兰自己心中也这么想,所以没有反驳。
“他便是被称为楚霸王项羽再世的人…”颇有感慨的贺廷玉前南自语地说道。
杨玄感在当时武艺高强,无人能比,是名满天下的大将。平定内乱,多次讨伐外敌,他骑着战马,舞动长矛英勇前进,敌兵闻风丧胆,四处逃散。其父杨素,在杨帝排挤他哥哥自己当皇帝过程中是有功的人物,深受损帝的信任,但他总觉得自己功高无比,十分傲慢,逐渐杨帝对他不满,杨素在大业二年(公元六O六年)死去。
“人们说他死得正是时候,免得皇帝被激得灭他九族。”
讲这番话的人是一个办理新兵登记的人,说完话匆匆离去,看上去是个下级文官。
被认为武艺高超无人能比的杨玄感,这回远征并没彼任命为先锋,仅负责当后方补给的工作。反正朝廷高高在上,皇帝大臣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和木兰、贺廷玉没有多大关系。
在当时,把主管国政中枢的大臣称作“王贵”他们是左光禄大夫——苏威、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达、黄门侍郎一一裴矩、御史大夫——裴蕴、内史诗郎一一虞世基,他们都驻扎在扬帝的大本营之中。在皇帝出征时,汤帝不单把军队派到了琢郡,整个朝廷也搬到了琢郡,其中有文官,也有带来的后官嫔妃。杨帝行军途中执行公务,荒滢的生活一天也不中断,在尘土飞扬的荒野上,士兵战马旁,装饰华丽的女眷马车,宦官们来来往往。朝廷办事机构都集中到啄郡来了,临时连起的房屋、办公的事务所、士兵宿营地在琢郡处处可见。
在一年之全军整编完毕。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的征远大将军纪成十二个军,分别称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各军的主力是步兵。骑兵总人数为四万八千人,平均分配到各军,每军四千名骑兵。然后把每军的骑兵再组成一支骑兵队,十个骑兵队为一团。步兵每百人组成一个队,二十个步兵队叫一团。每个团的战以盔甲色彩不同,部队要添置很多盔甲,仅仅这项就需不少的军费。场帝并不把这些开支当回事,奢侈惯了的天子对军费小器怎么成!
杨帝健步登上阅兵楼台,心满意足地俯视台下,并回过头看着紧跟其后的宇文述;他心情舒畅地笑了。
“纂看,天子眼下的壮观军阵以前有过吗?秦始皇、汉武帝也未曾亲身统帅过这样的百万大军。”
“诚如陛下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