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抬出去埋了,你得赶快打主意。’这时,樊雄飞做好做歹,劝住了吵吵嚷嚷的四邻,一面对琴仙说:‘你不要施材,也是你的一点孝心,如今事不宜迟,我代你到棺材店弄一口像样的棺材,先挂账,过了丧事,你打点着还他们罢。’”婉小姐歇口气,良材皱着眉头,和光说:“看来警察出面催,四邻吵闹,都是樊、徐二人安排的。”婉小姐喝口酒,又说:“我也这样估量。长话短说,琴仙把妈入殓,又叫六个和尚念了三天经,然后把棺材抬到善堂的公坟地上埋了,事情办好,琴仙也病了。邻居又说是瘟疫,谁也不来看看。樊、徐二人来算棺材账,以及其他一应代垫的钱,见琴仙病了,就要代请医生,也说,这屋不干净,不能住,善堂里有空房间,搬去暂住,病好了再回家。琴仙只说谢谢,不用操心,死了倒干净。”和光点头:“有主意,看得透。”良材说:“不要打岔,婉弟快说。”婉卿笑了笑道:“琴仙是有见识的,她不信她妈是瘟,而是吃错了药。她也知道自己没甚大病,不过是悲痛夹劳累,躺几天就会好的。她饿了只喝粥,果然,七八天就大好了。她起床后出去买点蔬菜,回家就翻箱倒笼,捡出几件还值几个钱的衣服,又凑上几件首饰,打算去当了好还债。她正忙着,樊、徐二人又来了,先恭喜她大病不死,必有后福,又说,她再整旧业,依然会门庭如市,可一面就拿出一叠发票,指着道:‘这是棺材账,这是和尚账,这是一应杂项账。’琴仙听说总数要一百几十元,知道他们是从中捞了一把,可也无从同他们辩驳,却看着刚捡的衣服和首饰,知道这些东西变不出百多元,便对樊雄飞说:‘承蒙照应,真是多谢,可是手头没有那么多钱,请宽限几天。’那徐士良对樊雄飞使了个眼色,满面笑容说:‘琴仙,凭你这个人,值多呢,只要你放灵活些,百来块钱,自有人送上门来,我们还怕你拖欠么?只是,先小人,后君子,总得立个借契。’琴仙还没作声,徐士良身边摸出一张纸递给琴仙,要她画押。”良材拍案道:“这是卖身契!”婉卿说:“差不多。琴仙颇识几个字,看那借契写的是:‘今借到赵守义堂银洋壹佰五十四元,一月为期,利息十元,到期共该本息一百六十四元,如到期不能清还,情愿认罚二十元,展期一个月,如到期再不能清还,认罚如前。但三个月后不再展期,如何清偿,到时另议。中人:樊、徐。’”和光吐舌道:“有这样的重利盘剥?”婉卿接下说:“琴仙一算日期,还有五、六天才满一个月,就不肯画押,说:“让我盘算盘算,三天后定局。’那两个不肯,琴仙发话道:‘你们这账,是天晓得,我不来计较,你们倒立逼要画押,我偏不,看你们告官去。’”良材叹道:“琴仙真是可儿。”婉卿:“这样,那两个就被顶回去了。琴仙也不去变卖衣服首饰了,心里盘算,五六天,哪里去弄这笔钱?除非,像徐士良暗示,走半开门这条路,那时,不要说眼前这几个钱,再多些也不难。她对我说:‘可是,既然要走这条路,何必等到今天,趁妈在世时,我要是肯走这条路,妈也享几天福,这一场病,也不至于冤冤枉枉送了命了。’”良材又叹道:“想不到小户人家出这样的人,真所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了。”婉卿道:“当时我听了,也觉心酸。我就问琴仙:‘那么,你本来就不愿意干那一行的?’琴仙哭道:‘都是为了妈。妈多病,想给人家做老妈子,人家也不要。我呢,到有人要,可是一个人的工钱养活不了两个人,况且,我去试过,那是曾校长家里,才四五天,这家伙就毛手毛脚,不存好心,我一气就走了,连那四五天的工钱也没拿。有人就来劝妈,摆个碰和枱子,只抽头,块把钱一天是捏得稳的,如果灵活些,好处多哩。小姐,你是无事不晓的,摆碰和枱子的人家,十有九兼做暗娼,我不肯那样灵活,但妈被说动了心,又想想别无生计,我只好答应,但跟妈说定,我不能灵活到那种地步。妈是疼我的,不来勉强我。当初指望混这么一年两年,积几个钱,就收拾这龌龊枱子,开个小铺子,将来招个女婿,我也了却终身大事,妈也有个依靠。谁知道,你有如意算盘,天老爷有铁算盘。净抽头,扯算起来,一天原也有块把钱,可是要供应少爷们一顿点心,再加茶、烟,所剩就有限了,而且警察又常来敲诈,每次多则一元,少则几毛。这样,一年下来,吃过用过,只落下几件像样的衣服,总积不起钱来。’她说这里,我才留心看她的衣服,是一身青灰色毛司布(半棉半毛的料子)的衣裤,里面是白洋布衬衣裤,上身加一件毛线背心…”和光问:“到底她怎样又遇见朱竞新,又到我们家来的呢?”婉卿说:“琴仙盘算了一夜,决定去找朱竞新,打算央他介绍到什么人家去做帮工,钱多少不计,但要正派人家。琴仙会针线,会烧菜,还会做各式点心…”和光:“竞新带琴仙来,就为了这个。”婉卿点头,又笑着说:“你看来该怎么办?”和光未及答,良材插口道:“如果光是留下琴仙,就不像婉弟的手笔了。”婉卿道:“良哥真是我的知己。我当时留下琴仙,叫阿巧带她去吃饭,一面叫竞新去打听:樊、徐二人开的那篇账,有多少虚头。”和光问:“你打算代琴仙打官司?”婉卿道:“差不多。那知竞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