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幸福的人
幸福,正如前已揭示的那样,bu分依靠外界环境,bu分依靠个人自shen。在本书内,我们考察了依靠个人自shen的那bu分,并且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与个人自shen相关的范围内,幸福的诀窍是十分简单的。许多人——我想前已提及的克罗齐先生也应包括在内——认为,如果没有一zhong多少带有宗教色彩的信仰,那么幸福是不可能的。许多自己并不幸福的人认为,他们的忧伤有着复杂而高度理智化的原因。我不相信这些是幸福或不幸的真正gen源,我认为它们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一个快乐的人通常会信仰快乐的东西,而一个不快乐的人则往往采用不快乐的信仰,两者都将自己的幸福或不幸归因于各自的信仰,而真正的因果关系都截然相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某些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东西也很简单:衣食往行、健康、爱情、成功的工作和来自同伴们的尊敬。对某些人说,为人父母也是很必需的。在缺少这些东西时,只有不平常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幸福,但如果一个人并不缺少这些东西,或通过一番并不大的努力能够获得它们,但他仍然感到不幸福时,那他肯定有着某zhong心理上的失调。如果这zhong失调非常严重,他就应该找jing1神病医生去治疗,但在一般的情况下,只要地妥善地安排好各zhong事务,那么这zhong失调仅仅依靠自shen就能治好。在外界环境不是绝对地多灾多难的地方,只要一个人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不是向内发展,他就应该能够获得幸福。因此,在教育中或在调整自我以适应环境的企图中,我们的努力方向应该是,极力避克自私自利的yu望,尽量获得那些阻止我们的思想永远专注于自我的情感和兴趣。大多数人在监狱里是不会感到幸福的,这是他们的天xing;但是,将我们jin锁在自shen情感内的zuo法,何尝又不是在建造一所更加糟糕的监狱呢?在这类情感中,最常见的有。恐惧、妒忌、负罪感、自传和孤芳自赏。在这些情感中,我们的yu望都集中在自己shen上,对外界没有真正的兴趣,仅仅担心它在某方面会伤害我们或不能满足我们的自我需要。人们极不情愿承认事实,急切地想躲进nuan和的谎言chang袍里,主要原因当然是恐惧感。然而现实的荆棘撕破了chang袍,寒冷刺骨的风从撕开chu1chang驱直入,这时已经习惯7温nuan舒适的人,比一个从一开始就很苦磨练自己的人,要遭受更多的痛苦。况且,那些自欺者往往心里也知dao他们在欺骗自己,他们整天恐惧多疑,生怕某些不利的事情会迫使他们艰难地面对现实。
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的最大缺陷之一是,它们很少使生活丰富多彩。一个只爱自己的人,当然不会由于爱的杂luan而受人指责,但到最后他必然会感到烦闷之极,因为他热爱的对象永远没有变化。一个受着负罪感折磨的人,必然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整个广大无垠的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在他看来,莫过于自己的品xing高洁。某zhong形式的传统宗教,其最大的缺憾在于鼓励了这一特殊的自我专注。
一个幸福的人,以客观的态度安shen立命,他ju有自由的爱和广泛的兴趣,凭着这些爱和兴趣,同时凭着它们使他成为他人的爱和兴趣的对象,他获得了幸福。能成为被爱的对象,固然是幸福的一大源泉,然而索取爱的人并不就真的能够得到爱。广义说来,得到爱的人正是给予爱的人。不过,如果象为了利息而放债那样,一个人在jing1打细算之后才给别人以爱,这是无益的,因为有算计的爱不是真诚的,得到爱的人也不会感到它是真诚的。
那么,一个被囚于自shen之内因而感到不幸的人,又该怎么办了?只要他继续念叨着自己不幸的原因,他就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而tiao不出这一恶xing的循环。如果他要tiao出来,他就得借助于真实的兴趣,而不是指望那些被当作药物一般接受的zuo作的兴趣。虽然困难确实存在,但如果他能正确地诊断自己的问题所在,他能够zuo的还是很多的。例如,如果他的问题在于意识或无意识中的负罪感,那么,他首先可以使自己的意识明白,他没有理由感到自己罪孽shen重,然后按照我们前几章指出过的方法,把合理的信念shen植于无意识之中,同时使自己关注于属于中xing的活动。如果他成功地消除了负罪感,那么真正客观的兴趣是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