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走进无人区 > 冰雪万里长征南极(3/4)

冰雪万里长征南极(3/4)

点的“绝对目标”。

11月10日,考察队重新踏上征途。暴风雪仍然是那样无情。虽然暖季已经开始,但最高气温也只有零下27摄氏度。最低温度则低达零下40摄氏度。考察队员们知道,现在需要的是抢时间。秦大河同队友们带着冻伤,天天迎着风雪严寒,以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向极点挺进。结果,他们在12月12日就胜利到达极点,32天时间完成了1200公里的路程,比原定的40天时间缩短了8天。

到达极点,表明考察队已取得了初步胜利。而且追回了在南极半岛失去的时间,使完成横穿任务的前景更为乐观。

12月15日,考察队从极点开始向苏联东方站进发。从极点到东方站这一带一直被视为“不可接近的区”,过去从未有人徒步经过这里。1959年至1960年暖季,苏联曾派一支机械化考察队进入该地区。他们的结论是这里气温太低、雪太松软,如徒步进去,很可能有进无出。东方站的温度平均在零下50摄氏度左右,还曾记录到零下89。9摄氏度的绝对最低气温。被称为世界之“寒极”。但是考察队的队员们并未被吓倒,他们加快步伐,兼程前进,仅用35天就走完了1400多公里的路程,于19

90年1月18日到达了东方站,平均每天行程40公里。他们的胜利向世界宣布:“不可接近的地区”是可以接近的。

抱病上征途秦大河在考察队负责采集冰雪样品等科学考察项目。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考察队员们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8点钟出发,有时一天要滑雪9到10个小时,仅在中午吃饭时停留半个小时。下午宿营时,还要忙于搭帐篷、做晚饭、喂狗、准备第二天的食物。大河说,一天下来,往往精疲力尽,此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人把饭做好,可以吃了就睡。但是,正是在每天这疲劳不堪的时候,他得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劳动,去挖雪坑,采集样品,观察雪的剖面变化等。考察队从南极半岛出发后,他一直坚持采样、观测和记录。他所采集的雪样将被送往中国、美国和法国的实验室进行氧、氢、同位素比率、痕量元素和化学成分的分析,以期建立某些元素的同位素与气候之间的经验关系式的数学模型。通过这些研究,有可能了解地球气候与环境近几万年来的变迁情况,从而掌握其今后演变的方向。

考察队离开极点后,进入“不可接近地区”。这对秦大河来说,可是个绝无仅有的好机会。因为在这里采集雪样最为理想,雪样未受任何污染和干扰,是非常珍贵的研究资料。他决定好好干一场。

12月18日,考察队来到极点以东约500公里的地方。秦大河不顾劳累,一口气挖了个两米半深的雪坑,开始进行观测、采样。由于采集雪样要避免污染,人手不宜多,所以他一直一个人干。他全神贯注地在坑里连续工作了七八个小时,早把寒冷、疲倦置之度外。可是,当他工作完毕时,他已经全身发软、毫无力气了。英国队员萨默斯把他拉出雪坑。当夜他就开始发烧。第二天,队友们提出应该就地休息,但大河没有同意。他想到,这里是从未有人涉足的危险地区,如遇到恶劣天气,停一天也许就会耽误10天,影响整个考察计划的完成,因此无论如何也要坚持继续前进。

于是,他虽然发着烧,仍咬紧牙关,跟着队友们上了路。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