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旦摊开稿纸,杜·洛瓦又不知从何落笔了,这是他一贯的病。他苦苦地思索了起来。玛德莱娜于是走过来,轻轻地伏在他肩上,在他耳边,低声一句句地向他
授。
他每天不论什么时候回到家中,总可见到客厅里坐着一位客人,不是参议员或众议员,便是政府官员或军中将领。他们待玛德莱娜一如多年知,神态自然而又亲切。她是在哪儿同这些人认识的呢?她自己说是在社
界。可是他们对她如此信任和青睐,她又是怎样得到的呢?他始终
不明白。
的。桌下面,死者生前用过的
脚
还摆在那里,正等着杜·洛瓦来享用。杜·洛瓦在桌前坐下后,随手拿起一支象牙蘸
笔。笔杆上,死者生前咬过的斑斑痕迹,清晰可见。
“她这个人完全可以个呱呱叫的外
家,”杜·洛瓦心想。
犹有甚者,杜·洛瓦还不时地加上几句,使文章的锋芒所向显得更加咄咄人。此外,别有用心地
沙
影,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这是他在撰写本地新闻时磨练
来的。每当他觉得玛德莱娜提供的依据不太可靠,易于
巧成拙时,他总有办法把文章写得扑朔迷离,使读者不由得不信,从而比直接说
更
分量。
因此她不时:“对…对…很好…太好了…
玛德莱娜上一支烟,靠在
炉上,把她听到的消息谈了谈,接着又说了说她的想法和她所考虑的文章梗概。
晚上回来过了吃饭时间,在她是常有的事。每当此时,她总是气吁吁,面
通红,激动不已。往往面纱尚未摘去,便连忙开
:“我今天可给你带来了一份‘
味佳肴’。你想,司法
长刚刚任命的两位法官,曾是混合委员会成员。咱们这次可要给他一
厉害,让他永远也忘不了。”
该报随后对负责国家日常事务的内阁,展开了一系列巧妙而又猛烈的抨击。有关文章都写得别匠心,且例举了大量事实,时而挖苦讽刺,取笑逗乐,时而笔锋犀利,炮火连连。如此接二连三,打得既准又狠,使人惊讶不已。大段大段地转载《法兰西生活报》的文章,一时成为其他报刊的时髦之举。官场人士纷纷打听,可否对这未曾谋面的凶狠家伙许以
官厚禄,从而使之偃旗息鼓。
两人于是一前一后往卧房走去。妻在后面一边走着,一边还为了让他快走,而不停地用指尖在丈夫的脖颈
轻轻地挠着,因为杜·洛瓦最怕别人给他搔
。
虽然如此,她仍不时停下来,显一番把握不定的样
,问
:“你是这个意思吗?”
杜·洛瓦说完后,她促
:“现在快动笔吧。”
他们果然立即写了一篇文章,把这位长骂得狗血
。第二天,又是一篇。第三天,还写了一篇。每星期二都要在德·沃德雷克伯爵于
天来过之后
杜·洛瓦因而在政界名噪一时。人们一见到他,便是一番烈的握手,
上的帽
举得老
,其声望之与日俱增,由此可见一斑。不过相形之下,他妻
主意之多,消息之灵和
游之广,更使他暗暗称奇。
文章写好后,杜·洛瓦以抑扬顿挫的腔调,大声读了一遍。夫妻俩一致认为写得无懈可击,好像互相敞开了心扉似的,带着分外的欣喜和惊奇相视而笑。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彼此间因的倾慕和柔情依依而兴奋不已,从心灵到躯
不禁
情萌动,最后不约而同地一下
投
对方的怀抱。
玛德莱娜语辛辣而又尖刻,正是女
之辈所特有的,现在正可用来对现任政府首脑大张挞伐。她不仅对这位政府首脑所推行的政策大加嘲讽,而且对其长相尽情奚落。文章写得潇洒自如,意趣横生,使人读了不禁开怀大笑,同时对其观察之
锐也
为折服。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杜·洛瓦每次总这样答。
杜·洛瓦一边仔细听着,一边不时在纸上匆匆写下几个字。玛德莱娜说完后,他提了些不同的看法,然后又回到所谈问题上,大大作了一番发挥。经他这样一改,他此刻所谈的,已经不是什么文章的梗概,而是要掀起一场倒阁运动。这篇檄文不过是个引。她妻
已放下手中的香烟,不觉兴趣大增。杜洛瓦一番话使她茅
顿开,对问题看得更
、更远了。
文章以乔治·杜·洛瓦·德·康泰尔的署名发表后,引起很大轰动。众议院一片哗然。瓦尔特老对杜·洛瓦大大夸奖了一番,决定《法兰西生活报》的政治栏目,从此由他负责,社会新闻栏则仍由布瓦勒纳负责。
这才显文章的分量…”
“咱们现在去睡吧,”杜·洛瓦拿起桌上的灯,目光灼灼。“您既然掌灯引路,请不妨先行一步,我的主人,”玛德莱娜回。